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时隔半年,再赴新疆,依然有一种期盼。写生,有些时候有点像搏斗,与大自然和自我的抗争,体力的抗衡与坚持,真的进入一种历练,还有如何主动、自由的去表现对象。
离开乌魯木齐,一路向北,又进大戈壁,一马平川。天空不平静,一会儿阳光倾泻,一会儿白云翻腾,偶尔掠过几片乌云,飘来阵阵细雨敲打着车窗,洗去远行的灰尘。北疆的山与南疆不同,绿色的植被与山石的青苔交融,有一种苍润。
第二次来到青河,这个在中国版图"鸡尾"上最高点的边陲小镇和蒙古接壤,历史在这里悄然流淌鲜为人知的故事,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驿站,成吉思汗曾由这里进入外蒙,挺进欧洲大陆。冬天这里零下四十多度,夏季的清凉也是难得的享受,当外面许多地方高温难耐之时,这里的晚上刚二十度左右。
白扬林、小溪、山坡、土屋……沒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实、祥和,天气的变化使眼前的风景变得丰富多彩,水墨写生虽不同色彩写生那么关注光影,情境的变化同样影响作画的感觉。触景生情,是一种感受,情到深处,则是一种升华,以我写物,动之以情,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以我为主,景物只是一个载体,写意、写心,有即时的感悟,才可以画的生动、鲜活。
走了一些山村,接触了一些哈萨克族人,当画起风景写生时,总觉的有异样的温度,牛羊的味道与土地的淸新,绿草间撒落的野花,真的贴近生活时才会感到有收获。在青河呆了七、八天,每天都有新的感受,常常是在都市里无法找到的。
作者:邹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