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或是宏觀的觀滄海、十八羅漢朝南海,還是微觀的羽毛花與向石致敬,立體平面描繪精神與形象的貨郎圖和如虎添翼。
2017平藝術空間帶來6位藝術家20件作品於台北藝博和您面對面。
ART TAIPEI 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秦艾、任哲、郭輝、王燁、羅建武、水松石山房主人
展期:10/19-23
展位:D03 世貿一館
http://art-taipei.com/

秦艾 觀滄海
設色紙本 117 x 373 cm (40 平米)
2017年
秦艾1973 年生於江蘇省南通市, 1996 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
其作品氣質典雅,承接了中國畫意蘊之美的傳統,在技術和精神層面都具有深厚淵源。中國傳統工筆極盡精微,妙趣橫生,秦艾理解得恰到好處,既延展了它的生動魅力,又不拘泥於傳統境界,通過堅實的表達能力,兼具寫實與風骨,立線成筋。秦艾繪畫中的動物之靈滲化出一種純粹的精神質地,她將動物的常態非常態化,以類觀念化的手法呈現,從而刻意純化客觀現實,滲透出無限的精神力量和無以言表的情感深度。

任哲 如虎添翼
不鏽鋼 105 x 70 x 100 cm
2013年
任哲,是一位在新世代成長起來的雕塑新銳。他擅於從傳統思想文化資源中汲取營養,把東方禪修的神韻和西方現代氣質作橋接,將傳統中國文化和西方當代藝術完美結合,巧妙地轉化為自己獨特的雕塑語言。他的作品充滿活力與寫意、虛靈的意象之美,有著「蓄勢於外,化象於表,凝神於中」的精神核心,他不但對各種現代流派和時代風尚了然於心,更執著於對傳統文化的記憶與數千年的歷史積澱;隨心之所向卻不盲從大流,是他一直以來的創作信條。力圖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土壤中找到新的起點。作品身上透著的靈氣與神韻,不僅代表著當代創意元素與傳統精神氣質的統一,更是東西方文化,古今美學與當代精神代表的最佳詮釋。

郭輝 貨郎圖
設色紙本 180.5 x 121 cm
2017年
郭輝1986年生於四川,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獲學士及碩士學位。現居北京,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其作品《遊園》曾於2010年獲得首屆學院工筆提名獎。郭輝運用西方的創作思維與傳統的國畫技法相結合,將傳統的人物繪畫賦予全新的審美和現代元素,創造出了生動有趣、令人耳目一新卻具有濃厚現代感的作品。在其衝擊力極強的畫面中,郭輝的工筆人物又透著一絲神秘氣息,每一幅作品都彷彿一個意在言外的故事般,引人遐想。

王燁 羽毛花二号 白首雙星
木板 坦培拉 60 x 60 cm
2017年
王燁出生於天津,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並獲畢業作品展三等獎,現生活於黑橋藝術區。壁畫系畢業的她,使用西方的蛋彩(坦培拉Tempera)作為主要的創作媒介,畫風卻帶著濃濃的宋畫韻味,使得畫面遠看端莊秀麗,近看時才會發覺其中的一絲不尋常。王燁時常取材自聊齋裡各種光怪陸離的故事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啟發。雖然其筆觸、風格皆取自於傳統,然王燁將她的當代生存體驗和圖像趣味性的注入了作品內,讓她的繪畫更契合當代人的心靈需索。

羅建武 十八羅漢朝南海
水墨紙本 70 x 137cm
2013年
羅建武出生於四川武勝,五歲隨家人遷臺定居,1966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1987年移居美國。羅建武的中國水墨多屬自學,其謙稱得益於臺北故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收藏家王季遷等公私收藏尤多,手追心摹,日久乃有所得。其創作以松柏為題者居多,為尋求可入畫之材,舉凡黃山、華山、武夷或植有奇松怪木之名山古寺,皆可見其遊蹤。羅氏以宋元為宗,擅慢工細磨,又不吝渲染,沉溺古人筆墨成魔,其出每幅皆求有所突破,不達者即束之高閣,三五年不落款乃尋常之事。其作品量少珍貴,可謂當代畫壇藝術家中的異數。

水松石山房主人 向石致敬
水墨 紙本(雲龍紋紙及宣紙) 139 x 69.5 cm
印款:攜杖老人、石狂及蓮中賢士
2010年
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先生,出生於1943年,為英國人,從事專業中國藝術品收藏逾四十年,上至鼻煙壺、宮廷瓷器,下至書畫、奇石與文人清供,都為其畫作注入了深刻的厚度。他認同古人對於鑑藏家的概念,認為研究、收藏與作畫三者之間並不存在著區別。這種文人心境成了他作畫的養分,另一方面,作為畫家讓他能以更明晰的眼光與洞察力來觀看物品,使收藏的過程更形豐富。近二十年來,他潛心投入水墨創作,於英國及香港兩地皆有工作室。蘇富比拍賣公司不僅與他合作舉辦了八場水松石山房文房專拍,更大力推動其風格獨特的水墨藝術作品。
来源:2017-10-19平藝術空間平藝術空間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