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首场汉字讲坛在厦开讲 台湾著名书法家张炳煌谈书法教育

2017-10-31 09:35

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张炳煌

  昨日,在2017海峡两岸汉字节开幕式后,今年的首场汉字讲坛也正式开讲了。来自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张炳煌,为海沧中小学校书法老师和厦门书法爱好者讲授研习书法的技巧。他还现场分享了台湾书法家及台湾学生的书法作品,就当前书法教育等话题与现场观众进行“切磋”。

  钻研书法需经三个阶段

  在张炳煌看来,从写字到书法艺术,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容不得半点偷懒和取巧。

  他表示,书法学习的第一阶段为“写好字”,即进行有形的写字训练,透过写字工具领悟书写的技术;第二阶段为对汉字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习及临摹吸收名帖,让字形表现更具有功力和自我风格;第三阶段为创造文字的生命力,书写时融合自身文学素养、艺术观、生活体验,从而提升书法艺术的层次。

  张炳煌表示,“临摹”尤为重要,要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字帖,以严谨的态度去吸收,以达到从形似到神似的目的。当临摹到了一定程度,便可融合、创作,达到心手合一。

  “以熟练的技法和书法素养,用审美的观念书写作品,充分融入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使欣赏者得以感动和探索,方可称之为书法艺术。”张炳煌说,这是他对书法艺术的定义。

  顺应时代实现融合教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早熟知张炳煌,是从他主持的《中国书法》《每日一字》节目中。也正是通过这些节目,他教授了几代人写字。在书法教育这一领域,张炳煌已有近30年的经验了,如今他是台湾淡江大学的老师。他也与在场的书法老师及爱好者针对当前的书法教育进行了思想碰撞。

  “现在是信息时代,书法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变化,融入网络文化。”张炳煌说,书法也能很“时尚”,将计算机与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推广书法。他表示,在台湾淡江大学,他们研发了数字e笔互动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未来如有机会,希望两岸高校能够共同研发相关课程。

  短短一小时的讲坛,让观众们意犹未尽。来自海沧延奎小学的书法老师赖宇玲表示,听完张炳煌的讲演,她对当前的书法教育有了新的思考。书法艺术需顺应时代变化,在保留书法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发展。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宗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