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众艺术品消费受热议 做大市场“蛋糕”

2017-10-31 10:54

  由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南方文交所”)及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艺术生活家——开启大众艺术品消费时代”学术论坛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聚焦于“艺术生活、艺术消费”,针对艺术品市场上的授权开发、大众艺术品消费热度进行探讨,就“如何挖掘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艺术授权及文创产业对大众消费升级的意义”两轮分论坛话题集纳真知灼见。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沐,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北京大学美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郭羿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国国立首尔科技大学公共艺术美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温帙,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筹备组负责人、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董事长胡月明,广东省文化厅文化市场与产业专家、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专家顾问向仕杰,深圳市三一八艺术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锦坚,惠州市凡舍文化创始人、惠州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何勇兵,艺术家、策展人、佛山美术馆联盟秘书长江山,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副总经理雷震、艺术品中心总经理申小波出席本次论坛。

  “证券化是大众参与艺术消费最成熟的标志”

  论坛开始之际,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就“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金融”做主题演讲。

  张志兵分析道,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好、空间大。从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为298万户,文化产业增加值3024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7%,并达到11.09%的较高增速。

  不可忽视的是,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业态发生了三次创新,一是以印刷术为标志,图书出版产业开始出现,二是以电报、电话、电视机的发明为标志,视听产业蓬勃发展,三是以互联网为标志,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张志兵特别强调,当下进入互联网时代,优质互联网文化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平台企业”,注重打造平台服务。

  “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为显著特征的的文化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及无限可能”,张志兵认为。

  多年的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创新实践告诉我们,文化资产金融化的路径会朝着“产权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方向发展,“其中,证券化是大众参与艺术消费最成熟的标志”,张志兵发表了看法。

  其实,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早有实例,1997年英国摇滚歌手大卫将25张唱片版权进行资产证券化,募集5500万美元。张志兵认为,对一些艺术品版权进行资产证券化,要有先走一步的意识,需要牢牢抓住机遇以及市场主动权。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