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民间陶瓷爱好者藏百余件明末清初陶瓷在北京展出

2017-10-31 20:58

  10月26日上午,《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

  此次展览,由专业收藏团体佳趣雅集联合中国嘉德举办,共展览中国明末清初陶瓷艺术精品百余件。此次展览的展品,全部由佳趣雅集的学术顾问们从会员的数百件珍藏中筛选后产生,共同呈现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的非凡技艺。此外,由中国嘉德精心策划的系列专家讲座,亦将于展览期间举办,从文化和学术角度解读展品妙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青花与五彩瓷是十七世纪的主流产品,景德镇此时制瓷的分工与流程也越来越细致、繁复、专业,产品品质自然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山水纹样始终是画匠与窑师们最爱的题材之一。得益于瓷胎与青花料的提纯技术的提高,青花瓷上的山水开始与传统的绘画技法风格融合,所谓纸绢上讲究墨分五色的水墨变化效果,也被应用在青花瓷器的发色浓淡层次变化上,并结合各种笔皴之法,使此时瓷器上的山水图成为了纯粹的绘画艺术。硬冷的瓷面上,如手卷般徐徐展开的山川河流、寒峰雅舍,或是华茂参天的古树,在王朝更迭、山河变色的大时代里,显得更加意味深长,高洁隽永。

  晚明以后,在国破家亡的历史转折里,大批从追求仕途中解放出来的文人名士,纷纷转向社会活动,他们的艺术才情开始向建筑、造园、工艺、版画、家具、制瓷等诸多工商业领域倾注延伸,他们结社交游、赏鉴古董、吟风弄月、怡情养生,将高雅脱俗的精神境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艺术生活体系,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艺术、时尚、审美、品级的指南与指标。同时,大批的学者把经典、传统的艺术与美学的原则、标淮、追求,倾注在瓷器的创造上,使纯粹的文人趣味史无前例地全方位体现在过渡期的瓷器上,无论是斋室里的花器,还是书案上的文具,瓷器业已成为了艺术品味的象征与情才遣怀的寄托了。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19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