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1-21 22:43
明王朝是在农民战争中建立并在农民战争中灭亡的,其政治上的兴衰始终同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和衰落紧密相联、互为因果。朱元璋即位后,就面临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荒凉景象,农业经济以至于整个社会经济都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因此,“田野辟、户口增”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便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年明朝政府下令各地将荒闲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发展自耕,并规定“额外垦荒,永不起科”,免征田赋。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明王朝也开始重视和加快粮仓建设。明代的粮仓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保证官、兵所需设置的官仓,《明史食贷志》记载:“京卫有军储仓,各行省有仓,官吏俸收给焉”。另一类仓为调剂民间粮食余缺和储粮备荒的预备仓。
笔者收藏到的这件明代的明器釉陶粮仓应为当时官仓的形制 见图 .这件粮仓高52厘米,宽40厘米,泥质红陶、胎质坚密、烧结程度较高,为典型的明代屋沿式粮仓,房顶可以取下,仓内中空,存留有谷物皮糠,屋沿下方有三个兽头铺首,造型古朴,仓房前方还刻划有挡粮板,这种挡粮板目前有些粮仓还在沿用。整个粮仓施绿釉和黄釉,应为明三彩器,由于在地下遭到水浸,有些釉面已经脱落,仓房顶的装饰略有残损,但整体比较完整,尽现端庄大气,沉稳古拙之风。如此大的明器粮仓留存至今已实属不易,它对研究我们明代粮仓建筑和粮食储藏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小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