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3-20 23:52
我国白陶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经商代早、中期发展到商后期,烧制的白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印纹硬陶的大量烧制和使用,又出现了原始瓷,白陶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显著地减少。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距今约7000多年前,浙江桐乡罗家角马浜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白陶片,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中都出土了白陶器。据有关考古发掘证实,白陶出土物很少,与灰陶相比约万分之一。足见其之珍贵。
这件白陶壶高26厘米(见图),口径11.5厘米,底径13厘米,腹部最大直径20厘米。浅盘平口、短颈、溜肩、鼓腹,下腹敛收,底内空,高圈足稍向外撇。口沿边有二道细弦纹,颈部刻划四道旋纹和二道重三角纹,肩上贴印对称兽 虎 首衔环和双耳套环,底足上端有二个对称的穿孔。陶胎质呈白色,质地细腻坚硬,胎体手感稍轻,烧成温度较高,敲击时有铿锵金属声。这种硬陶一直到商周秦汉时期,在南方仍有生产,但汉代白胎硬陶却十分稀少。
此白陶壶因仿青铜礼器制作,酷似青铜礼器。在奴隶社会,青铜礼器是代表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统治阶级中的贵族崇尚用礼器作陪葬品。从战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在西汉前期,人们在丧葬中受周“礼”的影响还很深。由于青铜名贵难得,人们逐渐用陶来仿青铜礼器制作器型作陪葬。西汉中期以后,人们的丧葬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摒弃了“礼”的观念,随葬陶器不再仿青铜礼器,而改用日用陶器和明器。
此西汉仿青铜礼器制作的白陶壶,造型规整,气势宏伟,庄重而华丽。兽 虎 首刻印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双耳环灵活生动传神,三角纹刻划整齐协调,使白陶壶装饰与青铜艺术交相辉映,表现了西汉文化具有威严雄魄狰狞美的风韵,显示了西汉陶器制作精湛的工艺,凝聚着古代匠师们高超的技艺和智慧,赋予了白陶壶以神韵。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