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4-04 15:15
·
·
长沙晚报记者 范亚湘
远远地看去,以褐色为主色调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就像一件巨大的铜官窑瓷器。前日,记者前往预计5月开放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实地采访,一睹神秘的“黑石号”商船及其去年12月底从海外回归的162件“黑石号”文物的芳容,领略了积淀千年的土火之艺、彩韵唐风……
“黑石号”出水的5万多件长沙铜官窑瓷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中国制造”经典
近20年来,“黑石号”的故事就像谜一样在长沙流传。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是怎样一艘船?它究竟装载了什么样的货物?它的打捞又有哪些故事?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人民日报》原驻印尼、新加坡的记者丁刚,前些年,丁刚曾经多次到打捞“黑石号”的海域采访。
那是1998年一个平常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渔民,像平常一样潜入海底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更是盛产海参。“不过,这次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不只有海参,还有一个混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传说就此渐渐被证实。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