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冠中与鲁迅的世界(八)

     
                 《北国春晓》
     
                 《鼓浪屿》
  比较一下鲁迅与吴冠中 (雅昌指数3) 对待现代派绘画艺术的态度,也是很有必要的。
  19世纪末,在欧洲美术史上,出现了现代派绘画艺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流派蜂起,思潮扩散,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这些流派有表现派、未来派、野兽派、立方派、达达派、构成派、抽象派以及超现实主义派等等,其艺术主张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矛盾,但共同特征是否定传统的表现法则,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表现或发泄主观心灵的感受,否定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不断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流派,在美术史上被称为“现代派”或“现代主义”。
  鲁迅对现代派绘画给予很大关注。1927年出版了他翻译的日本板垣鹰穗所著《近代美术史潮论》一书,该书最后一章便是对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概括介绍,分别对后现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等作了论述,插图部分则为康定斯基、马蒂斯、法宁该尔、毕加索、勃拉克、沛息斯坦因、马尔克等各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当然,板垣鹰穗从民族的地域的角度对现代派绘画所做的分析和介绍,并不代表鲁迅的看法,但鲁迅认为:“中国正须有这一类的书。”(《书信・271206・致李小峰》)鲁迅在1930年编选《新俄画选》时,又将构成派画家克林斯基等人的作品介绍给中国青年。1932年,鲁迅在上海举办的《法国作家版画展》,其中还展出了法国表现主义画家沛息斯坦因等人的作品。鲁迅说,他们的作品“是很值得美术学生和爱好美术者的研究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鲁迅还曾购买过许多有关现代派绘画的书籍和画册。对于现代派绘画,鲁迅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大胆引进、拿来,同时注重“挑选”。他注意到现代派艺术在其产生的动因上有“破坏旧制”的一面,也赞成借鉴现代派艺术理像哑巴夫妻,即使语言隔阂,却默默地深深地相爱着!(《我负丹青・绘画的形式美》)
  艺术是创造,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鲁迅说过:“那时的一些美术青年,喜看‘未来派’‘立方派’作品,而不肯作正正经经的画,刻苦用功。人面必歪,脸色多绿,然不能作一不歪之人面……譬之孩子,就是只能翻筋斗而不能跨正步。”(《书信・340412致姚克》)这个弊端至今仍存在。吴冠中与鲁迅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说,现在有些人对现代艺术的流派、主义、作家背得娴熟,以为模仿了抽象等手法便成新派,但基本功太差,力不从心,看其作品,不行。基本功不能保证通进艺术殿堂,但进入艺术殿堂却必经基本功之桥梁(《吴冠中谈美・油画的联想》)。这无疑是警世的忠告。
 

作者:郑欣淼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