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宁夏“漂流”画布让普通人“遇见”艺术

2018-12-27 00:00

新华社银川12月27日电(记者艾福梅、谢建雯)10岁的韩国小朋友黄善民没去过宁夏贺兰山,但山下的韩美林艺术馆里却展览着她画的《星光璀璨的贺兰山之夜》:夜幕深蓝,挂满了金色的星星;大山暗沉,与山脚下的大树静静相偎。

位于宁夏银川的韩美林艺术馆仿贺兰山轮廓而建,陈列着中国美术大家韩美林七上贺兰山、观摩岩画所创作的千余件艺术精品。

去年9月,艺术馆举办了一次“艺术漂流”活动,在一面4米长、7米高的“画墙”上展出了560幅作品,其中就有黄善民的画。“我爱画画,但没想过我的画能进艺术馆,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黄善民说。

“艺术漂流”活动负责人张旭介绍,主办方将艺术馆外景图分为560份,标明色系,再将其与分割好的局部特写图、用于创作的空白画布一同邮给参与者,由他们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创作并将作品寄回,最后由韩馆拼接完整。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限年龄、职业及国籍,只要有人留下地址,就能收到一块画布。艺术从漂流到回归,这一收一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对艺术的热爱。”张旭说。

远看,560幅画融为一体,贺兰山轮廓清晰、巍峨而立,艺术馆神秘朦胧、静静相依。近看,这一幅幅画又独具特色、内涵丰富。

“漂出去的是空画布,流回来的是盛满故事的艺术作品。”艺术馆工作人员杨慧超说,画布几乎“漂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还吸引了黄善民等许多外国友人参与。

埃及友人哈迪娜把对父母和家乡的思念画进《家乡的椰枣树》,红枣衬得天更蓝、叶更绿。

32岁的埃及友人哈迪娜说,一想到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心情就很激动。来中国近5年,她想父母,也想家乡的椰枣:“红枣、绿叶和蓝天,我的思念都在这幅《家乡的椰枣树》中了。”

哈迪娜月前专门去了画展,看看融入自己画作的艺术馆全景图。“560幅画风格迥异却又和谐相融,我很骄傲这面‘画墙’里有一幅画属于我。”

23岁的广东姑娘谢慧花正在西藏一所偏远小学支教。当地孩子很难接触到外面世界,这些不远千里“漂流”来的画布将他们与艺术的邂逅带出了雪山。“听说画要在千里之外的艺术馆展出时,孩子们跳着举手报名。”

谢慧花说,孩子们虽然缺乏绘画技巧,但想象力丰富。那些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一花一草、一屋一舍,都是他们无忧无虑的彩色童年。

在她自己的作品《雪山嬉闹图》中,孩子们围着湖边的大树奔跑玩耍,湖水澄澈,远处的雪山倒映其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遇见,就像我和这些西藏孩子们,就像他们和‘艺术漂流’。”谢慧花说。

杨慧超每天都在艺术馆中,向游客们介绍“墙画”中的560个故事。“墙画”展出半年多,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拍照留念、赏画听故事,其中还有100多名像哈迪娜一样的创作者。

“很多人觉得艺术高雅、遥不可及,正是这些普通作品才让艺术更真实。”杨慧超说,“每幅画背后的故事都很感人。”

近期,韩美林艺术馆正在筹备着在数字屏幕上展出这些画作,方便游客用指尖碰触欣赏。“我们还打算印1000本图册,每位作者都能拥有一本留作纪念。”杨慧超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