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提到“非遗”,大家脑海中闪现的大多是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自娱自乐的画面和物件,似乎远离市井生活。其实不然,深入了解才知道非遗的形式多样,其蕴含的丰富宝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非遗是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财富。雅昌集团致力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雅昌交艺平台对于非遗项目的支持不遗余力,本次联合灌木文化将哈密刺绣走入大众视野。
也希望能让更多的非遗走出博物馆,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将这份美带到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身边。
“100艺术家72变邀约联展”已经在北京798灌木艺术空间悄然拉开帷幕,诞生于2018年夏天的这只胖猴子从一“出世”,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只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有着极高的承载力的身体画布可以让玩家通过上色、改装等各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态度。
除了插画师之外,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几位传统手艺人参与其中,非遗与潮流玩具,看似毫无关系,甚至有些矛盾,但W.KONG原型艺术家黎贯宇对此却有着不同的想法。“非遗蕴含着我国传统手艺人的智慧,由于其不可批量复制的特性而显得独特及珍贵,千百年来之所以得以流传,正是因为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与不因时间而褪色的艺术价值,这与潮流玩具同样需要满足大众的审美并不冲突。”
只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缺乏传统手艺的载体与使用场景,而这一点成为了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壁垒,并非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他们需要更新的传达方式。
既然他们喜欢新的东西,就要新的画布去承载它,无论从内容、技术或形式,都需要去做改变,而W.KONG刚好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事实证明传统手艺附着性的特点恰恰与平台玩具相契合,如无意外,W.KONG能承载的内容会越来越广。
目前国内市场的潮流玩具还是以设计师玩具为主,主要由设计师开发多种不同的的形象出来,用一个基础的形状去承载不同的图案,而W.KONG则是把玩具当成画布,请大家一起来创作的平台玩具。
相信传统手艺与平台玩具W.KONG的这一次跨界,不仅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认可并因此关注传统文化,也会让W.KONG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得以发挥。
W.KONG×刺绣
正如W.KONG的名字一般,除了可以对白色模具进行涂装和改造,它的两只不对称的耳朵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辨认出,我们也希望用不同的形式来呈现,于是便有了W.KONG插画刺绣框画。
我们将这些特色鲜明而层次丰富的插画作品以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因W.KONG而完美融合。
这些色彩斑斓的刺绣画不仅代表着W.KONG无限的可能性与创作空间,也代表着艺术家们脑海里的奇思妙想。事实证明,传统并不是时尚的对立面,潮流玩具也可以拥有如此独具风韵的形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