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逸笔草草写真情——李国柱写意花鸟画评说

逸笔草草写真情——李国柱写意花鸟画评说 霍春阳 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至今,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犹如一座座高矗的丰碑,又像难以逾越的高墙,使当代的花鸟画创作变的越来越艰难。故而,前些年有“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之谓宣泄一时;美术界新潮运动迭起,不少国画家改弦易辙走上了近乎西化的路子,也有些国画家钻进故纸堆中讨生活,不肯吸收外来的长处,更多的国画家处在深深的迷惑之中。但是有些头脑清醒的国画家,他们处变不惊,不为时风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山东青年画家李国柱当列其中。 李国柱从事花鸟画创作二十余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八大、石涛等古代花鸟画大师是他顶礼膜拜的偶像。他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大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艺术风格、用笔特点、创作背景、笔底下也时时显露出当代画家李若禅、崔子范的影子。他在传统的沃土中,贪婪地吸收着大师的营养,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用笔跟大师对话,用心跟传统交流。 但国柱的可贵之处在于师古而不泥古,他始终坚持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他认为,在笔墨技巧上讨生活,将走入死胡同。当代花鸟画的发展需要把艺术与个人的生命体验融于一体,以一种个人的而非随波逐流的方式赋予花鸟画艺术,笔底下要流淌出真实感情,而不是故弄玄虚或无病呻吟。基于这种认识,国柱经过多年的探索,已逐渐摆脱传统框架的约束,给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从形式上、风貌上注入了新的内容。所以他的花鸟画,既似曾相识,又富有新意,既有传统的影子,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是传统文明于现在意识的融合,在花鸟画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这在他的成功之作《远香益情》中得以体现,他对荷花运用比喻联想的手法,借用机理效果,融入现在构成形式,加以特殊处理;荷叶非具象的淡墨皴擦,荷花予以双钩,是画面更显含蓄,呈现出高度的朦胧之美,给人画外有画亦有情的联想。画面呈现出明丽清和,肃穆空寂,自然澄澈,野逸简约,灵幻秀雅的现代写意画风格。 国柱的花鸟画以用笔简介取胜,逸笔草草,一任情感自然流露,看似漫不经心,但仔细玩味,却意境深邃。无论花石榴,鳜鱼、水仙,还是梅枝山鸟、荷塘蜻蜓,都在构图上突出大线条与大起伏的交错,大笔墨上突出大点大面的组合,用笔准确、简练、朴拙、老辣,力求“笔愈简而气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长”,绘画语言的抽象性与可感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国柱的花鸟画题材较为广泛,鸟兽虫鱼、花鸟树木均有涉猎,这些都是来自他对大自然的观察,而以生动的墨韵与时断时续的线条传达出各种花鸟特有的神采,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而且显出勃勃生机,赋花草以生命,寓鸟虫以人情,营造出一种在写实与梦幻之间的花鸟世界。 国柱不是苦学派,他的成就大半来自他的敏悟。勤思、善学、拜师访友,流连山川,诵读诗书,浏览画册,似于不经意中各种新的气息已渐次流露在他那支长峰羊毫之下,他也能从中悟出些什么。国柱之画以性灵取胜,而不斤斤于一点一画,他有才子之气而无酸腐之态。有人说他天生是一块画画的料,我深信不疑。

作者:霍春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