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追求——永不驻足

 

我的学生王云舒就要在台北办画展了,首先对他表示祝贺!这次的画展是既是他对绘画艺术不懈探求的成果,也是一个他艺术经历的总结。我就说说他的艺术经历吧。

“画者,文之极也”。中国绘画发展史是一段重视文化历史,画家文化素养的高下往往决定画家其艺术上成就的高低。中国的文人画就成为画者追求的一种高度。而怎样把自己的思想化为中国画中的意境,这就需要画家本身的修养与功力。云舒的画做到了将他的思想——追求一种淡泊而清远的境界融入画中。

云舒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热爱绘画。他淬历于学,数十年如一日地蛰居于他的半学斋中,勤学苦练作画,一心追求廖廊无边的艺术境界。云舒长于山水,花卉兼善。他作画以静致远,用思想来作画,不求潇洒的笔意,如老纳补衣,孜孜以求,能得之笔墨之外,求之意趣之中。其作品就气质而言,十分淳古,透出沉静的味道;就面目来说,却是新颖独特。作品讲究意境,突出个人思想精神表现进去;讲究笔墨,研习古代传统笔法,具有文人的气和韵。画中那一份淡泊清远,又充分表达了作者心中思想和理想寄托,给人的感觉正像在闹市街头的驻足聆听,闻歌而知意雅,在喧嚣之中找到自己的一份宁静。

云舒在画中用不同姿态的树,表现自己的宁静气息,却又富有时代感,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他笔下的树枝干挺秀,笔法泥古,意境高远。以他拙朴苍劲的笔墨,加上书法新颖的题款构成,形成他的艺术情趣,显示出画家对生活,对艺术挚爱的情感。云舒的山水,在他的画里仿佛有一种在心中的禅意,这禅意是画的灵魂,如一首古曲虽轻柔却不失磅礴的气息,余音袅袅,这种禅意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去抚慰疲惫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找回自然!

云舒是一位温柔敦厚而思绪昂然的学者,因为温厚于品德之气,充沛于丹青之中。所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情不浓则境不生,心不精则形无致”,“阴阳背向分明甚,清淡简远顷刻成”,都是云舒笔意做人的写照。

艺术创作是通过表现对象,抒发自己的感受,而绝不是卖弄技巧,炫耀才华。“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云舒凭着他对艺术,对自然的热爱,凭着充沛的情感,丰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生活积累,在艺术殿堂里,游戏其间,拾得妙趣。他不去取悦别人的喜好,又不去迎合一些人的需求。如苏轼所说“文以适吾心,画以适吾意”。他以这种不巧若拙之质来处事为人。

艺术创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追求,祝愿我的学生云舒,保持好一贯追求的真性情,孜孜以求,任重道远,不久的将来,将能成为一颗璀璨的新星。

作者:《江苏画刊》张正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