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片丹心寄真山——浅释王雲舒绘画

与云舒兄相识于09年元旦,交往过从,余心中的云舒温文尔雅、大气豪爽而又不乏细腻、好朋友,是典型的徐州文人风范。徐州故称“彭城”,此地群山枕水、碧水映天,兼江南之秀雅,得北国之雄强,俯瞰全城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

云舒兄徐州沛县人,幼承庭训,舞文弄墨,尤爱丹青。初习花鸟、书法,后专致最能体现和传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自然题材—山水,其山水画颇得宋人遗风,笔精意浓、清润华滋、格高境幽,在浮躁的今天为自己构建了一片精神乐园。

在中国山水画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师古人、师造化、师己心,是学习山水画的循序之道”,以师古人作为绘画的根基,把师造化作为个人能力的积蓄,不断融入个人感情在进行艺术加工与锤炼,而作“时出己意”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从认识云舒兄以来由此上溯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古画的研习,积得图稿万千,真可谓“板凳坐得十年冷”;从10年春到今年他多次组织几位画友赴太行山、泰山、黄山、及青岛、广东等名山大川写生采风,其画境大进,可谓以古入新,画中平添了几分活气,此或吻合了郭熙的“丘园养素”,大自然的无限生机经过他的二度升华,将自然之山水体貌转化为胸中之山水,仿佛将赏者引入了可居可游之境。

绘画一事根基在笔墨,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语言美的根本。傅抱石先生曾言“笔墨见高低”就是这个道理。云舒兄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绘画的同时研习碑帖,他将书法线条丰富的书写性完美的融入自己的绘画,使得他的作品随意率真、丰富微妙而又不失厚重,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山石树木、屋宇林泉表现的灵动纯真,彰显朴实无华、虚幻散淡之美。

绘画精神在于修为,力及毫端已达情。中国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国绘画艺术,惟有学识渊博,方具变化的气质。云舒兄爱好博广,其一即为收藏,他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汲取,从古书中汲取文质、从古画中汲取古人的至臻之法,从古印中汲取苍茫老辣与黑白,从古茶中品味那几分静谧的醇香‥‥‥这都是无形中的画外积累,与之同时也是在无形中提高了内在的修养,感受天地生机、宇宙妙化、荡涤心胸,抒写性灵、发挥个性,创造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云舒兄在秉承中国绘画精神之本源的同时,又把握了表现中国绘画材质的性能本源及探求精神性存在的内涵,他正值不惑之年,主体观念的更新尚有丰富的时间与空间,以他的聪睿与悟性,假以时日,定可开拓自己的一片天。而后赋诗一首与之,或于有佛处称尊也。

     云舒本性天真甜,舞文弄墨意自闲。

      腹中诗书何处寄,一片丹心写真山。

作者:沈淑琦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