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靈秀處見精神》·毛建波

   在中國美術學院八十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始終交疊著兩條明晰的學術脈絡,其中一條便是以潘天壽爲代表的『傳統出新』的思想。如何繼承傳統,師古人師造化並中得心源,是美院學子始終追求的,青年畫家黃佳茂顯然是學院青年中的佼佼者。           

    揚雄《法言》云:『學者,所以修性也。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學則正,否則邪。』佳茂學弟自小喜愛藝術,未及弱冠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畫教學與創作水平穩居頭籌的中國美院中國畫系,在衆多名師的指導下,本科和碩士連續七年的科班學習期間,佳茂學弟打下了十分堅實的基礎。他深谙筆墨意趣之道,在褚毫間,舒逸拳結,剛柔自得。所作清朗而不墮凋疏,精煉而不失雄重,滿而不臃,簡而不失。他在繼承傳統筆墨的同時,也未敢忽略畫外功夫的修煉,臨習小楷,研習畫論,閑讀詩書,成爲他生活的常態。他的閑適心境也正勾勒出了他江南文人式畫家的形象。           

    《莊子》『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佳茂學弟的畫作不僅技法純熟,筆墨間更透出了他的『潇灑才情,風流標格』。欣賞他的作品像品味一杯佳茗,看似簡率揮灑的筆法和簡潔概括的表達,卻體現了秀雅飄逸之境和平淡天真之質,這都有賴於他的靈秀之資。          

     在佳茂學弟的作品中,不僅有著對宋元傳統的繼承,還具備一種時代因素,抑或可以說是因他的個性而對古人筆墨圖式的一種取舍。他現階段的作品大略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他用『米氏雲山』之法作水墨渲染的新景,以點爲皴,有『淡墨輕岚、平淡天真』之況味;一類是他對宋元工筆山水的摹古,筆墨細致,精雅富貴,畫面上偶有點景人物,也頗生動出彩;還有一類便是他朦胧滋潤的園林寫生,雖是小景,卻有諸多層次與韻味,給人一種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感,可謂『壺中自有天地』,這一類作品也最能體現畫家的性情。          

    在新的歷史時期下,中國山水畫面臨著西方思想和視覺藝術的沖擊,這並不是一種必然走向式微的境遇,而是一種中國畫新發展的機遇,如何在新的社會境遇下找到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新契機,尋求新一輪的突破,我想這應該是佳茂學弟與同輩們努力和前進的方向!          

    欣聞佳茂學弟將在香港舉辦畫展並結集付梓,作爲師長,我爲其所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遂撰千言以爲嘉勉。          

    是爲序。                                                

                                                   癸巳穀雨後一日於湖上養正齋

作者:毛建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