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方昉:要在延续中开发

早在1997年,旅美景观设计家方昉曾撰文发表其对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开发的建议,如今看来,有的有点过时了,有的已晚了,有的已经实现了,有的仍尚待努力。-著名评论家林明杰

21世纪是绿色生态平衡的世纪,所以新兴的“老城”应该把以复兴东路与河南南路为轴线,串联构成延续的、开放与封闭的绿化共享空间,并向南外滩方位延续到滨江花园。

在老城区内要优化配置,在核心区域(河南南路两侧与复兴东路以北为轴线的环城内周边地区)不设住宅,配套商业、增加旅馆,集结娱乐,创建绿化。城厢内尽量少拆古典民间住宅,而应改建成旅馆或向其他功能转换。要使老城厢成为中国古建筑大全、中国民俗大全、中国古玩大全、中国园林大全、中国小吃饮食大全(在小吃街上应吸纳世界各国风味小吃),从而形成老城厢的大旅游体系。

在区域功能划分中,豫园商城要扩大到河南南路、复兴东路,与人民路围合;在河南南路以西至人民路应该是中国古典式旅馆区(客栈)与文化娱乐区(包括大境阁);在复兴东路、河南南路与中华路的东南区域间,也应该是中、高档住宅区与商业区。而在复兴东路、河南南路与中华路的西南区域(包含文庙文化点),应该是中档住宅与商业区。在以上4个区域内,应该有4个大的花园和若干个共享空间(包括广场空间),串联在河南南路和复兴东路组成的轴线之间。所有以上的建筑语言,应该来自老城厢的建筑。可以重建中国江南民间过街楼和骑墙,三合院和四合院,石库门群落等等。这些建筑语言是中国古典建筑语言的现代化。

在共享空间中的一切公共设施,如路灯、电话亭、休闲椅、草坪灯、广告牌、垃圾箱等都要在CIS系统中统一设计,包括色环境与光环境的处理。这些设计应该也是民族文化延续中的现代化。在新老建筑的相汇合的地方节点过渡应有巧妙的处理。目前仅存的一段老城墙太小,应该大胆地局部重建老城墙与老城门,城墙上应该是绿化的步行道,并巧妙地与周边商店、旅馆(或旅馆的屋顶花园)相连接,把人流引入。

上海老城区应该每季都举办大型的民俗节庆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街坊节,自我参与与人为组织相结合。这样可以大量吸引人流来到老城厢旅游,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另外,老城厢开发成功,势必带动周边房地产升值。

世界的都市重建经验告诉我们,都市设计,应该是一种高品位的环境文化延续。是延续,而不是破坏,更不是摈弃它。 -1997年8月7号刊登于《文汇报》

作者:方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