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聊以笔墨写性情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以南宗一脉的文人画成就最高,其代表人物,上有宋元之董巨、范宽、元四家;下有明清董其昌、八大、四僧;而近现代则有一代宗师黄宾虹先生。此中凝聚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和内涵。

   宾虹先生总结和研究前人成果,得出:“中国画除笔墨而无它”。道明了中国画的本质属性。当下中国画坛虽显一派繁荣,然深识笔墨内蕴者少之又少。而在我众多师友同道中,心识山水画之大要,而在艺术实践中参悟有成者,陈飞翔无疑是此中突出的一位。

观陈飞翔的作品, 或宏篇巨构,或乡村小景,可以看出他对传统山水画的深度体验,并已转化为自身笔墨的内在功力,成为自身表现的抒情元素。在作品中通过点线挥洒及水墨的幻化中,或浓郁或轻灵,或含蓄或旷达,无不流露出笔墨此在的状态和情绪流动的轨迹,体现了他对于山水画理想彼岸的追索过程。

他的画,笔墨浑然,用笔率性而又内含温润圆厚之致。用墨变化更是得心应手,时入微茫超然之境。在他自信而又深具品味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高迈境界追求。

每一次走进他的山水画中,幽深莫测的山水峰峦,山村烟树,体会其意境,都会被他将情感与水墨和谐相融的大美境地所打动。

陈飞翔是智慧的,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忠实自己的心性,他把深爱的徽中大地作为自己艺术的基点和精神家园。故乡的情怀,安徽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滋养和丰厚着他的艺术生命,给他启悟。对于经典,他没有因循表面。他更喜欢从精神上呼应和理解,“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象新安画派的大师们一样去思考,渐江,石涛,梅清,他们同是画黄山,都画出了各自心中的黄山,也画出了彼此不同的心性。

陈飞翔在山水中感悟,在历史中思考;他的内心在不断升华着自己心中的丘壑;他的每一件作品即叙述着笔墨情怀又在探索着新徽派艺术的未来,而这正是体现着当代徽籍艺术家的价值和使命。

一艺之成,良工辛苦。飞翔是跋涉于山水画创作的艰苦实践者,同时他又是睿智的山水新变的思索者,他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画家。

作者:赖昌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