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紫禁城里面的牡丹~

乾隆朝,除皇帝外,宫廷中还有以邹一桂、钱维城、董诰、汪承霈、福长安等为代表的词臣画家。他们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审美趣味,以写实、工细的画风为主,真实再现了牡丹的枝容叶貌,表现技法虽不尽相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undefined

清缂丝御笔花卉图屏轴(局部)

邹一桂

邹一桂(1688年——1772年),字元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官礼部侍郎,擅画花卉。

undefined

清 邹一桂 牡丹蕙兰图轴

他在创作上特别注重写生,为了能妙笔生「花」。他在家中亲自培植了百余种花卉,闲暇时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貌形态,以获得真切的感性认知。其绢本设色《牡丹蕙兰图》轴是他在任官职期间献给乾隆皇帝的作品,款署「臣邹一桂恭画」,此图没有绘任何衬景,单绘两枝盛开的牡丹,但是由于邹氏在构思上巧于分枝布叶,因此花与叶、叶与叶以及繁复的花瓣之间疏密得当、错落有致。

undefined

清邹一桂牡丹蕙兰图轴(局部)

另外,由于邹氏以明净冶艳的暖色晕染花卉,水色交融,色调层次丰富,从而使得本是一幅较为简省的画作,不仅充满「阳光」、「空气」而且有着「满纸春色」的诗意。乾隆皇帝对邹氏这幅悉心绘制的牡丹图亦极其欣赏,亲笔在该图上书御制诗二首,以示重视。

 

钱维城

 

钱维城是与邹一桂同时在乾隆朝供职的词臣画家。钱维城(1720年——1772年),字宗磐,号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擅画写意折枝花果,是乾隆皇帝最欣赏的词臣画家之一。

undefined

清钱维城牡丹二十四种图卷(局部)

钱维城一生画有大量以牡丹为题材的画作,如《牡丹二十四种图》卷、《牡丹图》轴、《牡丹碧桃图》轴、《杜鹃牡丹图》轴等。

undefined

清钱维城牡丹二十四种图卷(局部)

其中《牡丹二十四种图》卷绘二十四朵绽放的牡丹,它们仰俯顾盼有致,枝叶衔接交错有序,高低位置错落富有变化,从而成功地避免了在长卷上绘同一题材最容易出现的平铺、呆板等弊病,使得本是拼凑在一起的各色牡丹联结成为整体,呈现出归零化整的和谐之美。

undefined

清钱维城牡丹二十四种图卷(局部)

钱氏在每朵花头旁都以小楷标示出它们的芳名,记有「祥云红」、「佛头青」、「禁院黄」、「万卷书」、「金系腰」等,因此该图卷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具有重要的植物学价值,为研究牡丹品种提供了形象而真实的图像资料。本图卷所绘牡丹都是民间难得一见的珍贵品种,应该是乾隆御园中的观赏花卉。

 

汪承霈、福长安

 

汪承霈、福长安是乾隆朝晚期重要的学恽氏风格的词臣画家。

undefined

清汪承霈万寿长春图册(十二开选一)

汪承霈(?——1805年),是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师汪由敦之子,官至兵部尚书。善诗词、书画,尤长花卉。他在《万寿长春图》册牡丹一页中绘牡丹花丛与太湖石相依傍,两株牡丹,俯仰相向,姿态娇媚,为写生之作。牡丹的花与叶运用恽氏「没骨」技法,呈现如流光溢彩般的韵致。

undefined

清 福长安 绮序胪芳图册(二十四开选一)

福长安(1760年——1817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傅恒之子,官至户部尚书,擅长绘画。他在《绮序胪芳图》册牡丹一页中绘一朵粉牡丹与白海棠相交缠枝的景象,寓意「富贵满堂」。画家如同摄影特写一般,对牡丹进行了细腻地刻画。画面采用传统的「折枝」构图,但不做断枝描写,着意表现牡丹的蓬勃旺盛。其笔致灵动,点染勾画细腻又率逸,牡丹形象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达到色、光、态、韵俱佳的艺术境界。

文化艺术品交流,出手藏品,入手藏品:18300001151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