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以载道,书法周全——庞然玉牌《心经》四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凡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余字,历来被推为佛说般若部经要。汉地流传最广者,为唐玄奘法师所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大道若此,义广非凡,为人素喜。庞然和田墨玉套牌所刻,正为此版。

  自佛造像碑于汉代初显以来,真、草、隶、篆之《心经》碑刻,确有绝艺珍品。唐张旭草书、欧阳询真楷《心经》等,均在其列。但惊才绝艳之篆刻《心经》颇少,隶刻则又少之。至于将真、草、隶、篆四种书法,由一人共运于石碑,各见其妙之事,更未有之。庞然此真、草、隶、篆《心经》套牌,于玉牌,于金石,皆为先河。

  世代演变至今,金石之学,早已从青铜铭刻、碑刻、钤印,转而扩至甲骨、竹简、以及玉器等。玉,石之美者。以今之掌中玉牌,替代古之矗地石碑,续佛慧命,庞然以其擅书之真、草、隶、篆,雕刻《心经》于玉牌之举,实为当代金石之天然同质转换。

  金石先有,而金石学后有之。自北宋欧阳修创立以来,此学以存续、研究古代金石文刻以及证经补史为大旨,对于过往社会、文明及学术而言,皆为洞察之利器。现代国学大师及独立学者陈寅恪先生,曾于《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提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可见,于有意无意之间,庞然此《心经》套牌,将金石碑刻,演变材料,缩影形制,转而为玉牌雕刻,亦成全出一套后世研读今日中国之社理文经学术潮流标本。

  此套《心经》,阳面分别以真、草、隶、篆,阴刻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于底部盛开八瓣心莲,以昭心轮绽放、明心见性之义;阴面则以四种书体,刻以《心经》内文,分别与题对应,文末各留庞然私印一枚,其摹古残缺刀法,极难仿制。

  文刻,最为庞然所擅。其真楷,骨体坚实,藏头护尾,少魏风而多颜体,一派盛唐气象。其行草,则兼容王羲之的委婉笔势,文征明之流云笔劲,以及乾隆之秀媚笔态。其隶书,亦遍取碑文,博采众家。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篆书。

  此套《心经》之篆刻牌,刀法虽受近代书画及金石大家吴昌硕所感召,取其朴拙遒野之意,但更多的,却大有钤印中缪篆之体,亦即《学古编》中所提及之汉代摹印篆。此种篆体,多用于汉印,并无专书,惟古印谱可求之。其文字的多少、笔法的繁简、位置的疏密,均须顾及印章规矩,故而既不是写印,又不是刻印,而是摹印,才能成就方正缜密,篆中有隶。而巴掌玉牌与方寸印章,其理甚通。以摹印篆刻治《心经》,汉风立显。

  此四块玉刻,皆取和田墨玉上等籽料而治。形制似牌似印,大体为牌,顶部镂空,以穿带印变体为钮,藏锋息气,端方古雅,既可供奉经堂,又可随身而佩,凡阅毕经文,褔厚者开悟,福薄者积福。善莫大焉。

作者:石梓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