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品鉴于受万

 于受万出之于浙江美院(中国美院),长于写意人物画,早年热衷于研究和师法黄胄、程十发先贤的人物画,全面认知传统中国画笔墨精神和主导理念;在浙江美院受到了陆俨少等宗师的训导。期间,一直不停的为山东美术出版社等创作出版连环画作品。在连环画创作实践中强化了其造型能力和形象思维本领。其国画线描类连环画和插图的代表作品,当推《聊斋志异全图》。

品鉴于受万

《全图本新绘图聊斋志异》,67x67cm ,纸本

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问世300多年来,有过许多种插图版本,这些版本或缩略,或选绘,概因受到技法和主导思想的局限,均难以反映这部经典全貌。于受万先生积数年之功,将这部经典巨著按版本顺序,将491篇故事逐篇全绘,仅按原著本旨,创作性地采用专为《聊斋》打造的多维时空构图形式,全面系统地进行了形象化诠释和升华。这是一项浩大的艺术工程,一个空前的杰构,一次新的超越。

品鉴于受万

《牡丹谷》,87x78cm ,纸本

尤为可贵的是,他又以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对经典名著的责任感,再花费两三年时间,以聊斋式文言体式,著作完成全部图下缩文。该缩文严格按照《聊斋》本旨,保持着聊斋的文言文风骨,将现代人难懂难认的词和字,加以适当调整,尽量保留原文的精彩章节和名言警句。他的这套《聊斋》缩文,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短板的图文并茂的《聊斋志异》,这在当下生活节奏快的读图时代,意义尤为重大。

于受万创作的《聊斋》图文的成功,与他一生的学养有关。他生于书香之家,爱读书,好古尚奇,特别爱读《聊斋》类古典文学著作,具有足够的文化修养。《聊斋志异》的天才创造力和其浪漫的文风,深深的影响着于受万一生的艺术创作。他把一生厚积的文化艺术修养,转而用之于实际创作之中。他创作的《中华医药图》长卷,画尽了古代医药名人、名医方和重要医学事件;他创作的《齐文化长卷》将上古齐国姜子牙、齐桓公等诸多贤达人物和其业绩,展现在同一幅长卷之中;单幅画《长城颂》将自秦始皇修筑长城之后,历代抗击外寇入侵的多维时空,纳入一帧;他画的《孔子莅河图》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全国美展中,被公认为最佳作品之一,如此等等。有的获国家银奖、有的获国际金奖、有的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品鉴于受万

《神圣会晤》,68x68cm ,纸本

在写意画方面,于受万骨子里浸透的是传统文人画理念,画出来的却是现代人的风骨。他的作品不管是古代的名贤还是仕女,一概潇洒写意,笔酣墨饱,挥洒自如,笔笔神完气足。他全方位发扬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理念,强化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多重信息含量;书法入画,每笔每画都洋溢着书法之美,追求用笔用墨的苍劲力度和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在大气象、大格局中,体现笔下人物的精神气质。

品鉴于受万

《观音菩萨》,100x76cm ,纸本

他笔下的古代高士人物超逸古雅,个个笑容可掬,神采奕奕。他画高士,不在画老,而在画人生的超逸坦荡境界。他笔下的仕女,以中国写意特有的抽象笔墨表现女性的自然美,让观者同时领略形神和笔墨双重美感享受。从这个意义讲,于受万写意人物画的审美取向是崇尚人间的快乐真情,体现人生潇洒大度的坦荡胸怀,发扬光大了中国画千年积淀的传统精神。

品鉴于受万

《老酒十里香》,81x75cm ,纸本

于受万的创作倾向,一方面表达着快乐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他的许多巨幅力作如《长城颂》,则颂扬对中华儿女上下两千年前赴后继,保家卫国的长城精神;《孔子莅河图》和《孔子周游图》,表达里对孔圣先师的敬意;《画石呈龙》再现了汉代工匠、艺人和庙宇主人,彼时彼地共同创作画像石的上古风采;《丹崖怀古》表达了三国刘、关、张三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高谊和义勇精神气质;《永远的大舜》为上古圣人传神写照。其《聊斋乐土》实为三百年来第一次将蒲松龄这位文学大家,从众多聊斋情节簇拥而出,笑容可掬地推到观众面前。如此等等。这些巨作表达的是正能量,颂扬的是大道理,而宏观上则是表达着刚健超迈的人生境界。

品鉴于受万

《洞仙堪宝图》,76x83cm ,纸本

于受万在主题创作的同时,在艺术的形式美的探索方面,更有着自己的独特贡献。他花费一生的精力探索中国工笔画的表现力和中国画的世界性课题,将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作为厚积薄发的根茎,调动和升华着多种审美信息,成功地创意出寓泼墨大写意于精雕细刻之中的写意性工笔画。

品鉴于受万

《梅花香自苦寒来》,66x66cm ,纸本

他的写意性工笔画将中国画泼墨泼彩和西画的光色效果引进工笔画,在光色的绚丽多彩中,巧妙的将中国画理念合情合理地揉其中,时而意在笔先;时而胸有成竹;时而因势利导;时而逆势而为,机变出多种表现手法。他的此种写意性工笔画,浪漫而写实,玄妙而神奇。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郑工,将其学术定位为“水墨留痕”。他说:“于受万的写意性工笔画有一种内在的创造性生命力,我们可以从艺术美的境界中,去仔细的品味到多方面的感受。”著名美术理论家刘龙庭先生说:“他的工笔画出现新的面貌、新的手法,这种方式在工笔画千遍一律的情况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画坛上独占一席,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品鉴于受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5x35cm ,纸本

于受万入选全国美展的《长城祭》和获过中国美协、中国文联、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的《长城颂》,以及获过世界金奖的《画石呈龙》等作品,都是用这种写意性工笔画形式完成的。

品鉴于受万

《神圣会晤》,68x68cm ,纸本

于受万平生大量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主题创作和形式技法的推陈出新两方面,都有自己突出的贡献。他心地纯正,平淡做人,不求闻达,在艺术上,中国画为其所长,而其篆刻、书法出手不俗,亦尤可观,且又能诗能文,旨趣宽泛。属于少数典型的文人画家。

品鉴于受万

《心静国土净》,68x68cm ,纸本

正是他的综合修养、创意精神和人格力量,构建了其艺术上的大家气象。从他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画家的成功。从他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画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