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名称:官窑葫芦瓶
规格:高:22CM、腹宽:15CM、口径:3.5CM、底径:9CM
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一。后世广意上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政府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
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在民间传说里,葫芦始终与神仙和好汉联系在一起,其惩恶扬善的传说故事至今脍炙人口;如八仙当中的铁拐李,手持葫芦济世救民;佛教界的“药师如来”,则拿着装满仙丹妙药的葫芦,悬壶济世;寿星南极翁、济公等都身背或腰悬葫芦,意为能给人们带来福禄、驱魔辟邪、消病驱疫。
此件藏品官窑葫芦瓶,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且小口,短颈,形似葫芦,又似“吉”字,寓意大吉大利。釉面有纹片,纹理大小、疏密不一。釉面质感似玉,器物口沿釉薄,露出一定的胎色,呈现“紫口”的现象。刮釉露胎部分圈足,由于胎体中氧化铁的含量高而在烧成后呈现铁褐色,即“铁足”现象。整器造型优美规整、清秀端庄。葫芦瓶,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人民因葫芦的谐音为“福禄”,其枝茎为“蔓带”,谐音“万代”,故而“葫芦蔓带”的谐音为“福禄万代”,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葫芦还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后代子孙人丁兴旺,所以,人们非常喜欢有吉祥之意的葫芦。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 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此件官窑葫芦瓶天然“S”形态的葫芦,有很强烈的动感美。上下两部分尺寸不同的球状体通过曲率特别大的束腰连接在一起,在柔性的重复与呼应中很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藏品出土为传世珍品,器型周正,做工精美,官纹清晰均匀,底款书写篆书”官“字,釉色润美如玉,“福禄”双至,寓意吉祥,沧桑古朴,老气十足,千年蛤蜊宝光耀眼夺目,乃极为珍稀之品,历经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堪称凤毛麟角,玉润古美,弥足珍贵,极具观赏、研究与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