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约瑟夫·舒尔茨,《后结构》(Poststructure), 2014,Animation, 1/5版,Sounds by Bezirk02, 9:20 min © Josef Schulz,图片由布里诗画廊提供
废弃的建筑物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与有人居住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已经离开了它们,但生活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以我们的生活观念看来,这些建筑作为一种记忆仍然存在。废弃的工业荒地也不例外,这些新的寂静之地不仅散发着工作和生产的气息,似乎还响起了工作的声音。办公楼或商店也是如此。过去某些时候,这些空间被赋予了希望,希望这里有繁荣的商业、成熟的商业理念以及完善的服务,并且希望有很多人会经常光顾。
《后结构》(Poststructure), 作品截图 © Josef Schulz,图片由布里诗画廊提供
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家约瑟夫·舒尔茨(Josef Schulz)一直对处于过渡、转变期的建筑有浓厚兴趣,他的摄影作品赤裸裸地展现这些建筑旧时的生活气息或内在的生命力,让我们观众也能看到、感受到。他的主要关注点焦聚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为了拍摄最新系列的作品,舒尔茨远赴美国搜寻这类建筑。他以惯常的、全新的严肃态度拍摄了那些被遗弃的、空置的、上锁的、用木板封住的建筑。这些建筑过去曾是商店、小吃摊、加油站或超市的聚集地,然而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辨别出它们的原始用途、所有者或功能。特别是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或由电影创造的类似于投影空间的东西,无论它们有无吸引力,平庸或离奇,都渲染出一种氛围或象征着一种身份。我们试图用各种方式来了解这一栋栋独立的建筑,还原它们被遗弃前的使用痕迹。出于这个原因,约瑟夫·舒尔茨的作品带有失落和无奈的情绪。照片中这些建筑的有些东西确实已经不复存在了,它们的起源被掩盖,它们周围的环境被特意消除。
《后结构》(Poststructure), 作品截图 © Josef Schulz,图片由布里诗画廊提供
美国作为“无限可能之地”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而无限的不可能就像现在美国人的过度负债一样无处不在。每个开始都跟随着一个结尾,每次离去都留下一堆殊形诡状的痕迹。因此,舒尔茨《Poststructure》系列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德国浪漫主义和忧郁情调的感染,清晰地诉说着一种遥远、美丽的伤感。天堂咖啡馆。待售房屋。
原文| 格雷戈尔·詹森(Gregor Jansen)
汉译| 艾青青
Brise Gallery
电话:028-85031695
邮箱:Info@brisegallery.com
微信:BriseGallery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绿地468中心锦峰2006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