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产地,只留下汉语拼音hong,jiang.的实据线索。在对汝窑进行改进时,成功地在卵白色汝窑上创烧了五彩。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以釉上彩的装饰方法。它的存世器物珍稀。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而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
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青花五彩瓷器相和釉上五彩瓷器都是属于五彩瓷器的范畴却又有所不同。
青花五彩是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产品。其工艺流程与斗彩有异曲同工之处,区别主要是在青花的使用上:斗彩是用青花勾勒出全部或部分纹饰的轮廓线之后先挂釉,烧成之后再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青花在斗彩中所占位置很重要,起到了主导地位;青花五彩则是用青花绘画纹饰的局部或某一块、某一点,不用青花勾勒轮廓,青花只作为一种颜料来点缀图案,如有勾勒轮廓线也是极少的,因此五彩是主题,青花起辅助作用。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颜色,其装饰方法与斗彩相同,都是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因此青花五彩与斗彩在划分实物时极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首先是运用青花表现纹饰的形式不同,斗彩运用青花勾绘全部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青花轮廓线,只是依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
另一方面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淡描青花瓷器上依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施彩方法(如填彩、点彩、复彩);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依据画稿的具体要求。
五彩以康熙朝最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各色颜色釉器及各种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由于康熙时新创了粉彩,五彩历史久远,故而康熙五彩又称为“古彩”。
此青花五彩棱形梅瓶,口径约5.2cm;高约42.8cm,梯字口、梅瓶嘴、丰肩、肩部八开光,下接八开光,足部八开光,浅圈足,圈足内有一印刻有:“古相博陵第”。“至正八年六月吉,张文进造”。胎质为麻仓土;且有自然火石红,进口苏料绘制,青花釉上五彩绘制,花卉纹,造升难做,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