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心,90×45·5cm,纸本。诗曰:“胸无尘土百心安,诗画娱情意更闲。羡汝汉阳高隐者,开窗隔水对龟山。癸未九月毕寄怀七绝一首,文农仁弟两论,小兄白石老人,时年八十三矣。”钤“白石”(白文)“借山翁”(朱文)。作于1943年(癸未,83岁)。
齐白石曾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黄宾虹的评价则是“齐白石的画艺胜于书法,书法胜于篆刻,篆刻又胜于诗文。”但不论白石自己或他人怎么说,齐白石的书法是不容忽视的。
白石约34岁学篆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篆刻而非书法。约1911年后,开始临写《天发神纖碑》,约1928年写《祀三公山碑》,今所见白石20年代的篆书作品,笔画粗细均匀,风格还近于他的篆刻,不如他的行书成熟。进入30年代,他写篆书多了,风格也更加成熟。其晚年的篆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从《三公山》脱出,字体近于缪篆(介于篆隶之间),笔画方中有圆,有粗细变化;另一类从《天发神纖》变出,字形廋劲而稍长,行笔锐利,不作回锋,收笔多尖。前一类凝重拙厚,后一类刚健锐利。这件《篆书诗》,字体近于第一类,笔画近于第二类,行笔自如,意态闲静,是40年代篆书的代表作之一。此书是寄赠给他的弟子、湖北画家王文农的,诗中所说“羡汝汉阳高隐者,开窗隔水对龟山”,所指即王文农的生活环境与画家生涯。
作者:郎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