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朗泉,名瀚,字朗泉,以字行。安徽黟县人,擅山水。生于1851 年,其作品最晚见于1915年。孙朗泉热爱家乡,作品多绘古徽州山水风光,有“新安休邑古城岩全图”瓷板等一批描绘徽州风光的作品存世。这只墨彩帽筒提款为“二水中分白鹭洲,甲寅(1914)夏月孙朗泉写于珠山”,为孙朗泉晚年作品。
二水中分白鹭洲,原句出自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白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有意思的是全唐诗收录时记为“一水中分白鹭洲”,但也有的书中记为“二水中分白鹭洲”。文渊阁《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中本句作“一水”,“一“字下注“一作二”,后又注:“史正志《二水亭记》:秦淮源出句容、溧水两山,自方山合流至建业,贯城中而西,以达于江,有洲横截其间,李太白所谓‘二水中分白鹭洲’是也。”意可释为“两股水道中间是由白鹭洲分开的”。近人苏种翔《李杜诗选》作“一水”,下也注曰“一作二水”。记一水的认为“一水被白鹭洲分开”,记二水的认为“二水由白鹭洲分开”,真是各有千秋。
此帽筒很残,但残中有味。既领略了李白诗句的优美,又领略了孙朗泉老先生的画意之美。李白是优国伤时,孙老先生也是借景抒怀,其文人之气跃然瓷上。
此帽筒底款亦很独特,景镇毕家街养素轩,为研究红店坐落地点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观瓷品画百味生,烟酒茶糖无颜色。这正是收藏的魅力。
[
本帖最后由 海淡天高 于 2008-1-23 13:19 编辑 ]
孙朗泉墨彩帽筒.jpg
孙朗泉帽筒款识.jpg
孙朗泉帽筒底款.jpg
作者:海淡天高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