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图为作品《大运宝宝》(184x95cm 2011年)
我对刘中有期待。
他刚过40岁。
吴昌硕在这个年纪刚刚放下手中的刻刀,齐白石还没有离开过湖南老家,吴冠中还要再过20年,才真正开始他中墨西彩、水陆兼程的道路。
同样,刘中的艺术生命刚刚开始。
尽管,他6岁摘得全国少儿绘画大奖,11岁作品刊登著名杂志的封面,14岁创作中国第一套儿童画邮票,15岁荣获中法建交20周年少儿绘画大奖,21岁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才名早著,头角峥嵘。
尽管,他25岁远赴法国留学,专攻西方绘画,并于当年获得法国第46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大奖。此后他的作品被选送至美国、俄罗斯、埃及、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挪威、新加坡、日本、摩纳哥、瑞士、芬兰、拉脱维亚、蒙古等国展出并多次获奖。他在中西美术融合的道路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凡的认同。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在过程中。
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高远的,他对这个世界的感恩是深沉的。
2008年7月,他以“自然和谐”为主题迎接北京奥运,举办了2008北京奥运文化节唯一批准的个人画展。
2009年6月,他以“大自然的赞歌”为主题,在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个人画展,成为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创办以来,唯一受邀举办个展的中国画家。
2010年5—10月,他以“我们的朋友”为主题,在第41届上海世博会举办为期长达184天的个展,以彩墨彰显中国元素,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自然和谐”、“大自然的赞歌”、还是“我们的朋友”,这共同不变的主题都表达着艺术家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对造物主的赞美,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讴歌。
艺术家的高远追求与他的博大胸怀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有足够的底蕴和境界作为支撑,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的努力,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才有可能实现。
所以刘中是痛苦的。
从他以往的绘画中可以看出,今天的成就是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也是他人生的四个时期。
少儿时代在父母的培养下,在老一代艺术大师的熏陶下,他用纯真的水墨画笔勾勒出想象力丰富的儿童画,打下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实基础。
在法国专研西洋绘画时,他勤学苦练、如饥似渴,开拓了眼界,汲取西画的营养,特别对法国的印象派,情有独钟。
留法归来的刘中曾为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艺术创意,对当代的艺术潮流既投身其中,屡有佳作,又保持着理性的距离,不忘自己的根本。
近年来他的创作集中在动物题材上,宏大的气势,细致入微的观察,瑰丽的色彩,奔放的想象,现代的工业设计感,中国画大量留白的构图,融为一体,尽入笔中。
他的创作源于生活,有感而发,既中又西,传统而现代,成人的严谨与儿童的自由,构成了今天的他。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少有同类。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足以实现他的抱负,他需要新的方向。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葡萄牙东方博物馆等等,代表中国美术界参展的刘中把力量集中在了中国的国宝----熊猫身上。
刘中与熊猫结缘已久,从少年时期的《摇篮》抒发亲情,《盛林一号》关注野生熊猫,可以看出他对国宝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
而《崛》与《雍》则是明显的言志,对祖国崛起的欣喜溢于言表。
今天,他成为中国熊猫之都——雅安的熊猫宣传大使,创作出佳作——《来自雅安的呼唤》。
他和笔下的国宝一起长大,经历了30多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熊猫的意味是特别的,它从食肉转向食草,从进攻转向隐逸,在世人的心中,它代表着和平,是中国的象征。
而刘中的印象派熊猫,其意味更加特别。
日益强大的中国在不断地融入世界,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新的文化、新的语境、新的符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言犹在耳,中国对新文化的期待日渐强烈。
从这些熊猫的初稿中,我欣喜地看到新的苗头,就像当年吴冠中先生,刚刚把法国的点彩派揉入中国的水墨中,刘中把他对印象派的热爱拿到了传统的彩墨中来。
印象熊猫生逢其时。
刘中生逢其时。
不必待人书俱老,期待着刘中的笔下,把西方的印象派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最终完美的结合,形成新的风格,拥有自己的标签。
让那竹林的隐者,印象的彩墨,跃然纸上,给现实的沉重,添些活泼的色彩,得些心灵的自由。
那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开始。
我对刘中有期待,他刚过40岁。
我期待着……
作者:丁达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