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汉唐雕塑龙马和龙马精神
张天琚 图/文
汉朝长达四百多年,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与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营造业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了独立的建筑体系,建筑文化更趋丰富,其中高温陶艺装饰技术在建筑物上得以突出表现。
这个时期,四川的建筑成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四川汉墓出土的建筑物明器和各地遗存地面的汉阙来看,便可
对“坊宇显敞、高门纳驷”的汉代四川建筑约知一二。
高层建筑,大屋顶,气势博大,陶艺堆塑装饰其间,令人叹为观止。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于更元九年(前316年)灭蜀以后,由于军事占领和政治统治的需要,开始在蜀地修筑城堡,今日之四川省府——成都即始建城。据《华阳国志 蜀志》说:“仪(笔者注:指秦国 张仪)与若(笔者注:指秦国 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 ”。到了 两汉时期,成都发展成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城池的最大变化是在大城、少城的基础上新增了锦官城、车官城和南市。在成都旧城的改造和市政建设中,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古井以汉代最为众多,范围最广,由此可见汉代成都的城池规模之宏大。而城市的宏大总是与建筑的恢弘相一致的。
多年来笔者收集了不少汉代成都城池建筑物的残缺构件,瓦当、筒瓦、水管、建筑砖、装饰大屋顶的陶塑构件等。其中陶塑装饰构件以陶塑狮、陶塑龙马居多。
到了唐代,成都建筑风格发生变化,建筑物上已难见狮子、龙马等瑞兽建筑构件,但民间仍然有狮子、龙马的陶瓷雕塑作品出现。
如,在唐代墓葬中,常有长明灯盏,为了防止灯盏中的灯芯漂浮起来,普遍在灯盏中放上瓷塑的鸡——四川方言叫“鸡榨,用于压在灯芯上。中国古代神话中鸡是重明鸟的变形,被认为是具有“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的“五德之禽”,能够辟邪镇妖。所以,在墓葬的出现鸡的形象是有信仰来源的。笔者发现,在古玩市场上也出现过瓷塑的龙马,考察其功能和用处与“鸡榨”一样,也是一种“灯榨”。只不过后者远比前者稀少,且体型硕大而生动,雕塑工艺复杂而精美,推断应是与皇室有关的达官贵族方能使用的高档明器。
什么是“龙马”?龙马就是古代传说中形状像马的龙。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周振甫先生在《周易译注》中的解释:《周易·乾》说,“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周易集解》说,“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周易·坤》说,“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周易集解》解释说,“干宝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所以龙马原本是指乾坤,指天地。
作者:张天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