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付家诚:我们需要识别艺术语言的能力

 

  我们需要识别艺术语言的能力

 

 “用作品说话比较有说服力”因为是视觉艺术,当然要靠作品说话,这种说话通常是称之为视觉语言。什么是视觉语言?则是我们所讲的程式。有了这个程式,我们才具备识别艺术语言的能力。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这是任何人都认可艺术品评定方法,但这还不够,这不能能代替评定艺术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艺术史的认可的规范和准则也是艺术发展思想文化审美意识形态反映和审美的认知。所以讲这个艺术品的规范和准则很重要,否则我们就无法识别艺术品。

 

 

     简略的讲,人类创造艺术和欣赏艺术是同步的,创造和欣赏之间的沟通是共识的认知。不是个体人的认知,所以创造者与欣者需要共识,欣赏者与欣赏者需要共识。这种共识的认知是全人类共有的。但同时共识中承认不同的民放、不同的历史、不同文化差异。就有了共同的规范和准则同时以支于民的规范和准则。有全人类共通的同时有各民族独立的规范和准则。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艺术交流审美意识共识认知。我们把它叫作-----沟通。

 

   因此凡属各门类艺术都有着共识的认知标准,否则我们怎么谈艺术?讨论艺术?如果我们每个个体人都用个人认知方法来谈艺术,没有一人共识的认知标准,那是永远讲不清楚也豪无意义。

 

  直得指出来的是;这种个体认知方法在我们讨论艺术欣赏时对艺术品质的评定是不成立得!为什么不成立?有如下三点;

 

 1、个体人对艺术品欣赏必须有共识的认知水平,而且要遵循共识的认知标准。这是开展讨论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会出现“对牛弹琴”现象。无法深入到艺术品质的内涵和外延,探讨艺术语言的潜在能力的发掘、开拓和发展。

    2、个体人在审美认知上存在自然人(排除社会人的情况下)人体感官功能刺激性,其好与恶、美与丑存在着生理上的功能性反映,这一反映同时也综合着社会性审美的认知能力,通常我们称之为个性。是一种情绪性上的错位在审美上有独持的发现,但他必然会回落到审美的共识认知之中。

 

 3、个体人的同时是社会人,社会人才是我们具备共识认知的主体人,其学识修养的高下、生存环境好坏、生活经历丰富与贫乏,都能体现在审美理想追求、美的发现和创造,对美才产生需求上共识和认知,才具有审美能力和分析、审判能力

 

 因此,我们以上述的学理为根据,们对吴冠中的作品和张仃的作品做一次品质认定;我认为张仃的焦墨山水,焦墨就是他的个人风格无论是进传统多少,又能走出传统多少,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少暂且不论。但我们可以认定是中国水墨画这一点是不会错。那我们也用水墨画的欣赏共识认知标准来欣赏、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张仃的中国水墨画在传统中有了哪些方面的发展,焦墨能发为独立的山水艺术语言发现形式,并形成了张仃的风格这能讲没发展吗?当我们在共识认知后你个人的喜好不喜欢蒼劲古扑的风格,并等于张仃的蕉墨山水不成立,张仃的风格不成立,张仃画的不是中国水墨画。我只要你承认我们的共识认知,就行了,张仃的作品得到了公正的认定。至于你喜欢花花绿绿的绘画作品,那是你的自由和权利,我们都会很尊重你审美选择。

      那么我们再看吴冠中的画,(指吴冠中自命名为中国水墨作品你谈到有些雷同,但鮮活生动。无论雷同、多么鲜活生动我们讲他是雷同鲜活生动风格好象这个讲法不伦不类。这首先要认定是吴冠中的作品是属于什么画,假如我们认定他是中国水墨画,那就中国水墨画的标准来欣赏认定按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讲吴冠中学习中国水墨画还没有入门尤其是书法,可以讲是不堪入目。这个认定挪倒!不算中国水墨画。这是共识和认知的,也是很公正的。(有不同意见者,我们可以另文讨论)。他又走进798,回家了”,以中国现代艺术作品认定。那我们又用现代艺术的标准来欣赏吴冠中的画,用西方现代艺术的标准,吴冠中的画是西方60、70年代绘画形式摹仿。既没有原创性也没独创性的特征,仅仅是用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纸砚(注:中国水墨画的工具材料)。这算不算“创新”?如果算创新,这样的创新也太简易了,小孩子都做得来。算“创新”?但他又很传统,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用西方绘画艺术的共识认知标准来认定。抄袭摹仿,陈陈相因,这此词对吴冠中的作品同样派的上用场。事实上我们无法找到共识的认知来认定吴冠中的作品品质。有评论讲的好,吴冠中的画是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化“融合”时代的“融合”,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其风格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在“油彩与水彩”之间,“水陆兼程”之中。讲的很“闹热”真象地摊市场上的小贩们叫卖。使我觉得这些品评艺术品质的语言文字都缺泛立论的依据和真实的学术意义,完全进入一种无文化审美状态

 

                                                                                                              付家诚于北京 望京

                                                                                                                  2008-04-17

作者:fu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