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APT对艺术市场弊病提出了挑战

  APT大中华区执行长卢杰接受新京报专访:   《新京报》:纽约等地的APT参与者中并没有大牌艺术家,这个计划是否主要针对新生代?   卢杰:在已成立的世界其他APT中,也有Liam Gillick、DouglasGordon、RunaIslam等国际著名艺术家。各地的APT由于本地区社会、艺术、市场结构状态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大多会考虑到知名、中生代、新生代的结合。从收藏和投资角度看,这是理想的有机组合和安排。   《新京报》:APT的操作者多是在职或退休的美术馆管理者、策划人、批评家,是否可以说是这些人变相成为经纪人了?比如可以在自己策划的展览中给参加计划的人多曝光,以便让其作品升值。   卢杰:APT在全世界的近60位评选委员,大多在本地十分活跃。他们不同于经纪人,只是提供对艺术市场的专业指导和顾问。APT对传统的艺术市场弊病提出了挑战,它强调长期投资、帮助艺术家成为自己创作的最大利益获得者,这是短线的一、二级艺术市场难以实现的。因为它是长线投资,所以越是遵循艺术真诚和学术性的作品,其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也越高。   《新京报》:有一些画商也参加了APT评选委员会,如果评委是画商,他又极力推销自己画廊的艺术家参加计划,是否有利益冲突?你是否认为画廊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商业体系?   卢杰:一个人在评委会里面不可能决定某位艺术家加入与否,画廊界代表加入APT,和美术馆界的加入是一样的。在中国,画廊对艺术发展也起到了美术馆和教育机构等无法发挥的作用。   《新京报》:在大中华区,APT的运作是否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   卢杰:有相同也有差异。   比如在欧美较为成熟的艺术市场中,艺术家了解市场风险,所以APT主要是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的事业进行投资、保险的方式。而在中国,市场脆弱而又浮躁,许多著名艺术家被市场需求驱动而赶作品,年轻艺术家则跟风谋求短期获利,这对艺术史和艺术市场的未来都是隐患。   APT可以通过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长线投资方式,使艺术家能不受干扰地创作,同时也能够用学术力量支持成功艺术家继续创新,肯定新生代艺术家的发展过程,引导艺术赞助和收藏者对艺术的专业认同。

来源:《新京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