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瓷器DNA检测可助辨文物真伪

古瓷器DNA检测可助辨文物真伪

http://www.wenbo.cc/html/sgjd_kjjd/1211281145190A9D.asp

     记者24日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组获悉,利用核分析技术,通过中子活化、质子激发X荧光等手段,考古组已为国家和民间送来的200多件藏品进行了“DNA”检测,以辨清文物真伪,为解决以往各种不规范的文物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据国家博物馆姚青芳研究员介绍,随着我国收藏热的兴起,古瓷器“DNA”检测已成为一种新潮流。这是因为科技鉴定古瓷的真伪就相当于人类“DNA”的检测,是人眼实现不了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组邀请国内多位著名资深的古陶瓷专家,通过科技检测与眼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罕见的青釉印花碗进行论证,一同见证了高科技检测的超强能力。这也是将高科技仪器检测与古陶瓷专家眼学判断相结合,对宋代哥窑作出“中西医”结合的全面“体检”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这次高科技仪器检测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组冯松林教授使用现代核分析技术无损测量青釉印花碗瓷胎和瓷釉各4个点,其检测结果是“胎中的化学组成与现有数据库南宋官窑古瓷参照数据重叠,无现代仿品的痕迹”。他又参照国家博物馆对此碗的科学检测分析结果进行了数据比对和研究,与国家博物馆的分析结果互为验证,符合宋代青瓷釉的特征。两个利用先进设备经高科技检测的结果彼此验证基本一致。

  此前,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在观看这一青釉印花碗后也确定它为北宋哥瓷,并出具了正式鉴定证书。

  以往文物分析鉴定最古老和传统的做法就是目视法,即所谓的“眼学”,它是文物鉴定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之学。一个人眼学水平的高低,与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关,但也与悟性有关。不过经验和悟性不是绝对的,鉴定专家水平再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引入科技检测方法和仪器,把无损检测和传统的目视法鉴定结合起来,就可以取长补短,更有效地检测和鉴定文物的真假和质量,提高了人们以往“眼检”的准确率。
我的看法也是眼学加科学是最好的,但是实际收藏中只能先用眼学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