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到无求之求方见境界

中囯画者平时论画经常会谈到王囯维先生在一百年前提出的“境界”一詞,何为“境界”?静安先生的“纯艺术,超功利”之定论已为整个东方艺术圈一致推崇。所以从没听说拍卖到令人瞠目结舌之高价的画是有高境界的;也没听说谁的画为哪囯总统收藏、或是去联合囯展出,大家就认为很有境界。都不是!不过,有时在某个场合中面对某些小小的画作,却偶然听到“有境界”的称赞声。由此看来,中囯画的“境界”说与画作的售价高度及参展的级别高度都不是有很大关系。
一个画者,你可以追求笔墨丰富,追求色彩丰富,追求情趣丰富,追求意味丰富,这些都是构成境界的因素,但是还不得称之为有境界,因为静安先生一句“有境界自成高格”为境界立下标尺。或许你什么也不追求,只追求自已內心的一种纯净,一种淡淡的兴味,一种传统中的禅味。这些都是“纯艺术,超功利”的追求,好像这是在往境界的方向靠近了。如果你是追求豪雄气,追求纵横气,追求才子气,追求师承门派气,追求书卷卖弄气等等都是世俗习气,这些都让艺术纯度减低也就离境界更有了距离。如果满心眼想得个什么大奖;满心眼要卖个好价钱;或是期待接近权贵;或是热切挤进舘阁堂殿,这可能沾惹上赌徒气、奸商气、奴媚气、肖小气。这些都像是功利心太重了,作品就很有可能会离“境界”二字越来越远。
一般说来,一个当代画者对“超功利”三字还有可能以把握操守与修为来争取做到。至于“純艺术”来说,即使在如今红火的学院、画院、学会、协会中也有可能难得寻觅。这如何是好?以敝人愚见:唯有潜心向冷僻的深静处去探寻,虔心向古德高人去索取教诲。学习古代贤杰之士依靠天地自然来启悟自我灵慧之性,吸纳自然山川中之清淑之气来滋润心灵。如古杰一样澄怀观道,养心蓄志,领悟艺术求而无求、得而无得的奥秘,方能初识“境界”一词的真正面目。如果达成这样的境地,或许才有可能在画作中开始着意构筑自家的所谓境界。一个心志宏远的当代画者,有必要尽心努力营造有当代特色的艺术境界,百年之后才不会愧对先辈,不会愧对历史。

作者:王孟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