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爱好者别让“大师”忽悠了
|
|
|
|
收藏爱好者别让“大师”忽悠了 |
|
|
|
http://www.jydaily.cn 2007-1-30 江阴日报 |
|
|
|
|
|
|
|
|
|
“江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书画市场的起步,老百姓的收藏热正在持续升温。在收藏初期,市场最需引导,而收藏爱好者千万别让一些冒牌大师给忽悠了。”在省内书画、鉴赏领域较有名气的江阴籍书画家徐澄,在与本地字画收藏爱好者接触多天后,及时发出了提醒。
最近几天,应有关单位邀请,返回故乡进行书画交流的南京市博物馆书画家徐澄接触了许多民间收藏者。让他惊叹的是,家乡书画收藏市场不仅已经起步,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很多普通百姓将字画收藏当成了自己的爱好。但在惊喜的背后,他发现不少人被忽悠了。
“有位收藏爱好者拿出了一幅字画,告诉我这是国际上著名的某某书画家的作品,他花了几万元才买下来的。可事实上,所谓的‘大师’、‘名家’在书画界根本没有学术地位。”徐澄说,他在与收藏爱好者的接触中发现,民营企业家经济实力雄厚,他们成了收藏市场的主要购买力量。有些人是为了投资,也有人纯粹为收藏。但处于起步阶段的收藏市场上,收藏爱好者对字画来历、背景、作者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很多冠以“香港”、“中华”、“中国”、“国际”等名号的“大师”,钻了这个空子,将价值不大的字画抛给了收藏者。有的民营企业家还花费巨资接待了不少号称“国际著名书画家”、“××大师”的民间艺人。
徐澄告诉记者,他与收藏者接触时也发现,有人在收藏时,刻意追求一个门派的字画,缺了某个朝代或某个人物的作品,还费尽心思要收藏齐全。“这一心理往往被很多倒卖赝品的人给利用了,本来有目的的收藏,结果变成了盲目收藏。事实上,有些字画的收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收藏也要有平常心。”
综观这几天的感受,徐澄表示,江阴市民在收藏时受条件制约,尤其是书画市场刚刚起步时,鉴定字画真假、价值高低,成了很大的困难,而外送鉴定,一般要前往南京等地,这样成本也是个问题。他认为,收藏爱好者可以通过成立一些协会,并以此为载体,时常聘请国内各方面的专家,作专题性的鉴赏讲座。“提高收藏爱好者的自身鉴赏能力,对一个区域内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将有积极意义。”
另外,目前收藏市场已经出现了投资艺术顾问,这一职业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误买假货的问题。此外,身处小城市的收藏爱好者,也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比如,收藏爱好者可以集体聘请专家,进行集中鉴定,这样可以降低收藏品鉴定的成本。
链接:徐澄,江阴河塘人,本名徐永福,书画家、鉴赏家,国家高级美术师,在省内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其书画作品被国内外数十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 | | |
作者:光风霁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