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白建强 (广西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视觉传达系 536000)

摘要:构成教学从包豪斯艺术学院开始至今近百年的历史,它对现代设计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众多设计高校的教学中均有该课程的开设。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手段有了不断革新,电子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生活中电脑已广泛应用,我们应如何看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教学的内容设置、意义、作用及平面构成与电脑的关系。

关键词:平面构成   模式   传统教学  计算机  软件 当代设计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艺术多元化,科学技术的普及,设计教育的大众化、产业化,作为现代的设计教育基础的构成教学自然应当有新的思考与定位,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应紧随时代步伐。

现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比较多的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实践大都基于课堂练习。单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手工绘制为主,原理的掌握与具体的设计实践结合不紧密,电脑及设计软件应用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教学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更新,造成传统的构成教学与现代科技运用的脱节,缺乏后续的应用能力,也影响了构成课程学科的发展。二、注意到了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希望将课程与社会紧密结合,但在现实中存在一种对教学体系结构盲目的大变革,教学方式手段过激的大颠覆。如:过分的强调电脑软件的功能作用,将原本具有对设计创新思维拓展训练作用的构成课程上成了计算机软件技能课程。过多强调构成与设计的结合应用,看似加强了专业性,实则淡化甚至忽略了构成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自身功能作用,单纯的流于表象形式。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模式都是不合理的。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传统的构成教学,在哪些方面值得保留甚至发扬?哪些方面不符合现状进行舍弃?如何看待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更新?如何根据当今的社会要求,进行设计教育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当今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平面构成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够紧随时代,永不落伍。

一、平面构成课程对思维、形式的训练、培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意义

1、平面构成课程课程培养学生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时至今日,

我们在看上个世纪艺术家的抽象作品时仍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评价:画的什么?看不懂、欣赏不了,这其实是观者思维的差异。试想以文艺复兴的审美观、艺术思维方式去看现当代艺术必然难以接受。自康定斯基起,抽象主义艺术主张得到宣扬,且艺术主张大大影响了现代艺术设计,也为设计基础构成教学奠定了基础,康定斯基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1]。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通神学色彩,对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我们不做评价,重要的是他把世界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正如我们今天常提到的内容与形式、思维与表现。我们认为两个层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存在的,而我们只有了解了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读懂抽象的艺术形式,只有掌握了抽象思维原理才能够创造出抽象的语言形式进行抽象表现。思维的转变也为学生思维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足见思维先行的必要性。

2、平面构成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抽象思维进行抽象元素创造及构成形式训练,

思维转变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形式的转变,任何思维只有通过形式才能够得以表现。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强调学生以纯粹抽象的具体的元素进行构成训练[2]。表面看来纯粹抽象与具体好像是矛盾的。实则不然,纯粹抽象是指形态的抽象,脱离具象形式;具体是指形态元素的精神内涵深层次的具体性。比如:纯粹抽象的三角形是尖锐的、具体象征黄色。当然抽象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它只是我们训练的手段与途径,我们最终追求的应是多样化的。

3、平面构成课程中多元化创造思维与多种新式的运用,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学生具备抽像思维能力后,我们便开始加强学生思维多样性与个性化训练,这一点加强了学生对多元形态的把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深入发掘学生潜力,避免学生在该课程中死学与千篇一律的状况,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为后续设计的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等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实训课题及技法工具与时代紧密结合。

1、纯粹抽象形态元素的开发与运用。根据教学目的第一步思维的转变,我

们仍把传统教学中点线面的构成训练列入实训课题,保留传统手绘训练方式基础上加强了点、线、面元素肌理的情感表达。严格要求学生抛掉物象常态的概念形象,提取或创造纯粹抽象的点、线、面元素入手进行自由的构成形式训练。这种在要求限定下的自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直接的进行思维的转变与形态的开发。该阶段是课程的基础环节。

    该阶段保留传统手绘,不提倡计算机软件制作。原因在于:手绘可以更加方便、自由进行大量训练,计算机软件虽也可以实现部分效果,但操作较手绘复杂;手绘可以更洒脱的表现自由的偶然效果,而计算机软件的制作则显得比较规律;手绘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人文气息,计算机则多了的是机械化。

   2、基本形的创造及构成关系。通过分离、相遇、重叠、透叠、联合、差叠、剪缺、重合等组合方式,结合图底关系原理创造新的图形。以新的图形做基本形展开群化训练,该训练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绝对限定的单元基本形群化构成训练,选取一个组合出的基本图形作为元素进行各种组合排列训练,要求形体大小不可变化,数量在10个以内;相对限定性的多元形群化构成训练,选取一定数量的简洁的基本图形进行群化组合训练,大小、数量根据情况相对限定。

该阶段选择计算机软件工具绘制,原因有:该阶段图形规律,变化性小。群化组合训练多为有规律、有秩序变化,计算机软件工具中复制、粘贴、旋转、镜像等工具更有助于图形规律变化。计算机软件工具操作节省了手绘填涂时间,可把这些时间用于更多可行性尝试。

3、构成的组织形式法则训练。相对于基本形而言,它研究的是形的组织形式概括为: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空间(含矛盾空间),每种形式有各自的骨格,按照骨格可以分为: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到每种形式给我们的特定视觉感受,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选择不同的构成形式。

本阶段仍选择计算机软件为主的训练方式,原因:相对规律的图形形式,计算机简单易于操作,甚至可通过一些快捷键实现设计效果。大大节省了时间,扩大了训练量。个别形式由于变化性较强,如:图形的渐变、复杂空间或矛盾空间可根据情况仍以手绘实现。

4、形的情感表达训练。形的情感表达以心理、肌理构成为主。嗅、听、触、味、心情等感觉的视觉化通感表达,如:酸、甜、苦、辣、欢乐、悲哀、愤怒、优雅、悲壮、崇高、滑稽等。结合不同心理感受选择不同的纸张、材料、工具进行不同肌理的表达。是平面构成的最后一阶段,是大量的知识分解训练后的整合表达。

本阶段选择手绘为表现手段,原因有: 手绘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纸张、材料、工具、技法,更便于心理、肌理的表现。 通过多种材料、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大大拓展学生创作的思路,拓印、复印、拼贴、打破、撕裂、喷洒、涂抹等等都能成为他们的表达手段。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意象,并不一定拘泥于事物表面的合理性。只要所用的技法材料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尽情去用,这样学生可以进入一种个性化的自我创作状态。 手绘可体现不同人的个性化思维与情感,个性化的同时促成了整个班级教学的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效果。

三、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多样。

    理论讲授以多媒体教室图文结合的课件讲授为主,结合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对一些概念进行生动的阐述。实训以课后作业,课堂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辅导为主。教学过程中根据课题将选择手绘与计算机软件,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课时,对计算机的应用也为后续的设计可能奠定了软件造型基础。计算机电子作业形式网络传输方便快捷,便于课后老师与学生答疑辅导,体现了现代科技为教学带来的高效、方便[3]

综上所述,21世纪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生活中的普及,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作为设计基础课的构成教学与现代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教学中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已是现实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根据现代设计教育的需要与不同训练目的、课题相结合。将计算机软件与传统手绘在构成教学中特殊性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个人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加之教学的对象、时间、环境均有所不同。关于现代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教学问题更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持续发展的话题。

本论文为广西2011新世纪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JGB313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  艺术中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7-300-04890-0

[2]辛华泉  形态构成论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BN:7810197088,

[3]田蓉 武海燕 杨华 谈平面构成的教学设计 中国成人教育 2008 年 

本文发表于《大众文艺》2012年第一期

作者:白建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