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媒体在艺术市场中搅局

媒体在艺术市场中搅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 10:49 南都周刊

 


“对话与共振—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广州展在T.I.T创意园展出,展期为10月22日至10月30日。

 

 

 

国内九家都市类媒体集体抱团,介入艺术市场,这群“搅局者”会给艺术市场带来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吗

 

 

  文_林半半 摄影_卢慧明

 

 

  尽管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养成就近购买艺术品的习惯。自四川人吕澎(微博)于1992年在广州举办第一家以艺术品交易为目标的广州双年展后,广州相继创办了广州艺术博览会、艺术广东等,但大多都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甚至有藏家讥讽它们是“摆地摊”、“卖低档货”的地方。

 

 

  这样的羞辱,对于一个博览会上的艺术商人来说,无异于当面吐唾沫。如果艺术被指是“低档货”,那意味着它要么是A货,要么就是没有升值前景,没有人愿意带着几件没有升值潜力的藏品进入通货膨胀的噩梦中吧?

 

 

  在一个本地艺术交易并不成气候的地方(最起码没有引起国际资本的兴趣),尽管也有各种类型的低档展销会,甚至也不乏贩卖岭南画派子子孙孙作品的画廊,但艺术市场似乎一直都处在地方主义的堡垒中自娱自乐:本土艺术家的作品难以卖出去,丧失了卖个大价钱的机会;外地好的艺术品又难以进来,导致艺术这盘局无法做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话与共振——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是一次打破僵局的尝试。由南方都市报(微博)、成都商报(微博)、都市快报(微博)、楚天都市报(微博)等九家都市类媒体发起,由媒体挑选艺术家的大展,打破了艺术界普遍存在的艺术门槛,让不少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艺术家能够走出所在的城市,而各地的藏家也得到机会和这些过去并不熟悉的艺术家接触,从而获得新的收藏资源。比如国画家周韶华,对广州的藏家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但他在湖北艺术市场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而广东的刘可、江山、林蓝等年轻画家,能够借此机会推介出去,毕竟潜藏的市场是那么的诱人。

 

 

  在这个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都市类媒体从报道者角色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和艺术平台的操盘手,他们利用各自的艺术触觉挖掘、推介艺术家,从组织层面上就比广州原有的艺博会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九城联展可以视作是九家媒体在艺术资源上的大整合,他们是以抱团的形式进入艺术市场,尽管活动本身是以联展的形式进行,但其本质上就是一次博览会的演练,如果这样的演练能够进入成熟的运作阶段,由九城媒体所推动的博览会将不仅能够激活珠三角的艺术市场,甚至能够在全国的艺术板块上起到“搅局”的作用。

 

 

  当然,媒体在“搅局”中如何迅速成长为专业的市场玩家,目前看来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九城联展在布展上,吊灯、射灯重叠使用,而射灯更是密集排列,影响了作品的观看效果;当作品数量过多时,是否应该作出进一步的筛选,或者更换更大的展厅?除了收藏家参与,作为媒体介入的艺术活动,是否应该引入更多的公共教育项目,从而让艺术与市民的距离更近些?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展览主题是“对话与共振”,媒体是否搭建了一个平台,设置了具有针对性的议题,让艺术家充分对话和共振?

 

 

  除了以上的操作细节,在艺术经营活动中,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参与其中的媒体是如何建立挑选艺术家的标准和机制,如何在艺术品经营时恪守采编独立原则,毕竟,媒体作为原有艺术体制之外的新力量,他们是否能够撬动被权力和资本板结化的艺术格局,从而让更多人亲近艺术,不少人是充满期待的。

 

 

 

 

 

作者:成浯-----中国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