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我看林语堂被翻译成汉语版本的书,翻译得很糟糕,但思想的闪光点仍能看到,想找他的英语原版本看。----跟西人谈宗教,谈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思辨性很强。看他文章,才知自己每次在户外那种看世界的方式,就是禅悟,是迷乱,是更真实的世界;禅不是在室内静坐,而是一些看世界的方式
      难怪每次回画室那感觉就消失;禅,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感觉。
      画室里的,是人和笔墨合一,但不可能与天地合一;画室里的画,是心物;,笔墨好,有人魂,但没有物魂;是自大,是苍白。
     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有物魂,有人魂,而后的明清,物魂渐渐褪色而剩画者的心影。古画耐读,是因其天地人真正合一,而不是其笔墨好。
      很多中国人误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不可剥离为两段,是一币两面:师造化的时候,必须中得心源;而中国画界长期误读是:先外师造化-----用西式思辨和方法,被动的描绘物象,而后回画室提升,闭门自悟曰“中得心源”;古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天人合一的节奏太慢,不合时代,慢慢的画家们烦了,干脆省略“外师造化”,在家抄抄古书,然后是变了味的“中得心源”,瞬间大作即可成;中国山水画家们沉浸在造假山假水的意淫中,不能自拔·····
       国画界,举眼看过去,你可见非常壮观的园林山水,美而矫情,画家们埋头勤奋的营造着·····
      没有完成内心的涅槃,不可能升华;充其量,是吃清四王的剩饭。
---------------我昨晚睡不着,突然想写山水画论;关于中国现在写生的盲区和误区,误在哪。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和思辨方法的严重错误。
     
 

作者:一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