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话清明

                                   诗话清明
 


  

    古往今来,人们在清明节这天通常进行两项活动,一是扫墓,二是踏青,都留下了许多诗坛佳话。

  按照民间习俗,清明这天,人们要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写哀思逝者悲痛心情的,似乎要数宋代诗人高菊涧《清明》一诗最为著名,诗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柳暗花明,景色旖旎,但已逝的亲人却享受不到这大好春光了,怎不令人痛断肝肠? 

  清明又名“踏青节”,概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最宜外出郊游。描写春光之美的,如:欧阳修《阮郎归·踏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写清明这日心境的,当然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当然,写清明的诗词还有很多。当我们清明扫过墓后,漫步田间野外,陶醉于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光之中,再去吟咏前人那些美妙诗句,细细体味其中的清愁幽恨,会不会别有一番感触呢?

 

作者:周建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