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傅抱石:论中国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7f7d562f7a0262cdcf1e6b567edceaaa/7f7d562f7a0262cdcf1e6b567edceaaa.jpg

傅 抱 石

原名长生,号抱石斋主人

因 有 屈 原 情 结

遂取名“抱石”,为“屈子抱石”之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c52c1896c17b2ca029abc3a3f310755/1c52c1896c17b2ca029abc3a3f310755.jpg

傅抱石 松下高士 立轴 纸本

关于中国画精神

超然的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aa113e764eb5c01994c09f6c83679aed/aa113e764eb5c01994c09f6c83679ae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ffa5147a6e05ce7979a331c84ff54fdf/ffa5147a6e05ce7979a331c84ff54fdf.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民族之精神

中国画另有一种精神便是民族精神。中国画重人品,重修养,并重节操。北宋以后绘画益盛,文人如黄山谷、苏东坡等,都主张画是人品的表现。这种重人品弃形似的思想,影响以后中国绘画的,非常重要。这种重修养、重人品的条件,本是中国画一贯的精神,尤其在北宋以后特别抬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e673c357597fac511bfc37edb3a191ed/e673c357597fac511bfc37edb3a191ed.jpg

傅抱石 1943年作 松下高士 镜心 设色纸本

写意的精神

中国画画一个人,不只是画外表,而是要像这个人的精神,一般人所谓“全神气”,即是要把这人的精神表达出来。所以中国画要画的不是形,而是神。这种写意的精神,是产生于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尤其是中国人的思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2f31b3932b4797362e37315e88cf9b94/2f31b3932b4797362e37315e88cf9b94.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ace897bd87f0d01d1ada0e770c4c1b03/ace897bd87f0d01d1ada0e770c4c1b03.jpg

《琵琶行》

关于中国山水画写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105/0bb76fbd733f7d9e3b88f562734bac0e/0bb76fbd733f7d9e3b88f562734bac0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b4e0a518cc098a40552aa68fd0e7a4c7/b4e0a518cc098a40552aa68fd0e7a4c7.jpg

傅抱石 镜泊飞泉 立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e8de065efd0ff6f5cc88230933297e2/5e8de065efd0ff6f5cc88230933297e2.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32b3bc99820a94bd6ee0fe22b3b52f51/32b3bc99820a94bd6ee0fe22b3b52f51.jpg

傅抱石 傅抱石 临山观瀑图 立轴

关于中国画之变革

中国画需要“变”毫无疑问,但问题端在如何变。我比较喜欢写山水,山水在宋以后壁垒最为森严,“南宗”“北宗”固是山水画家得意门径,而北苑、大痴、石田、苦瓜,也有不少的人自承遥接衣钵。你要画山水,无论你向着何处走,那里必有既坚且固的系统在等候着,你想不安现状,努力向上一冲,可断言当你刚起步时,便有一种东西把你摔倒!这是说,在山水上想变,是如何困难的事情。

然而从另一观点看,画是不能不变的,时代、思想、材料、工具,都间接或直接地予以激荡。宋明不亡,至少不会有吴仲圭、倪云林、石涛、八大诸大家,泾县及其附近的宣纸不发达,水墨画的高潮不至崛起万状,把重着色的绢布之类打得一蹶不振,可见画的本身随时随地都在变而且不得不变。由此以观,青绿、水墨、士夫、院体,是画的变,即同一传统或师承也各有各的面目与境界。

我认为中国画需要快快地输入温暖,使僵硬的东西先渐渐恢复它的知觉,再图变更它的一切。换句话说,中国画必须先使它“动”,能“动”才会有办法。单就山水论,到了晚明——约当吴梅村所咏“画中九友”的时代——山水的发达已到了饱和点。同时,山水的衰老也开始于这时代,一种极富于生命的东西,遂慢慢消缩麻痹,结果仅留若干骸骨供人移运。中国画学上最高的原则本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因为“动”,所以才有价值,才是一件美术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24aea6fd8decd81647e31d1796e34723/24aea6fd8decd81647e31d1796e34723.jpg

傅抱石 虹飞千尺走雷霆 立轴 设色纸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0b4b452275cd22e79d8793449ba9ae97/0b4b452275cd22e79d8793449ba9ae97.jpg

傅抱石 访友图 镜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6e4b3c1c7815b954f9b708fea128b5e3/6e4b3c1c7815b954f9b708fea128b5e3.jpg

傅抱石 傅抱石 观瀑图 立轴

关于“笔墨不能不变”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从而正确地继承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笔墨技法,不仅仅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同时它又是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看来哪怕是不很巩固的体会,却清楚地、有力地推动了画家们思想上的尖锐斗争——对自己多年拿手的(习惯、掌握了的)“看家本领”开始考虑。这是极为可贵,极为难得的。所谓考虑问题,绝非说“看家本领”全要不得,笔墨全没用了。绝不如此。而是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换句话,就是不能不要求“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d6918f20e036f5da473c664f42e4bc61/d6918f20e036f5da473c664f42e4bc61.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纸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c9ea0da9ab5b230c6255b00c979a805f/c9ea0da9ab5b230c6255b00c979a805f.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纸本(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296def5d7266277404a1d121817df435/296def5d7266277404a1d121817df435.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纸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4bf6db7e3be5ed6afcf77953c98741d1/4bf6db7e3be5ed6afcf77953c98741d1.jpg

傅抱石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da33abb4d624d70a7400fc93e0e6caef/da33abb4d624d70a7400fc93e0e6caef.jpg

傅抱石 1944年作 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