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灵的邂逅

  绘画,需要激情,更需要思考。多年的绘画实践,我一直专注于彩墨和水墨画的探求,也做陶艺、雕塑、壁画等公共美术,从平面到立体,相互间的差异在一条对艺术思考的纽带中彼此关联着,尤其是涉足不同的表现材料,引发我常常由表及里去思索、应对、变换手法去尝试。彩墨画的偶发性肌理,墨与色的交融、渗透,与不同性能纸张的结合,加之与表现对象的暗合,常让我激动不已;水墨画的酣畅、灵动,体味其中,以心写情,乐趣纵生;陶艺火与土的奇妙结合,意料不到的釉色变化,带给我许多灿烂的梦幻;公共艺术设计,不同材料的性能表现不同的形式,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或许是对不同艺术表达的体验,让我一直以来对材料情有独钟,试图在思考与表现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教学工作中,我所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曾有“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公共艺术设计与研究”,当定位于“综合绘画创作与研究”后,我感受到学科之间的跨界需要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于是年过半百的我在2008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做访问学者,与许多年轻的同道在胡伟先生主持的材料表现工作室一起感受一种新的状态。

  材料,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关注综合材料绘画,首先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精神诉求,带有无限的创作想象进入有限的物质形态,赋之以灵动、思想,材料表现方可凸显艺术魅力与价值。

  泼汤,是一个充满激情又满怀期待的过程。目睹胡伟先生泼汤的过程,心随其行,情入其境,收益良多。汤,一种液态,色溶其中为汤,墨洒其中为汤,不同变化的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亦为汤,汤是一种充满各种变化和想象的材料。纸,宣纸,三层宣纸铺在报纸上之后即有了不同变化的承载,泼汤之后的宣纸呈现的肌理痕迹常常会带来惊喜。胡伟先生对材料特有的把控和泼汤过程中的即兴创作,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展现的不只是一个物化的过程,更是一种对绘画表现新的态度。

  胡伟先生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新青年》”,从综合材料绘画入手,在艺术表现上凸显一种创新精神,也开拓了新的绘画表现视域,同样,在他创作的北京地铁四号线北京大学站壁画中,也尽显综合材料绘画由陶釉转换的色彩斑斓的效果。这两件作品都有利用泼汤创作的不同肌理,再行组合而成。从作品中感受胡伟先生的艺术魅力,由工作室中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和访学同行身上同样可以发现由综合材料表现引发的各自不同的创作状态和追求,不同的尝试,不同的思考,会有各种新的发现,从中体会综合材料表现的意趣。

  认识张元先生,神交已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生命的对话”系列曾给我以震撼,那种画面延展的激情,让我感受一种心灵的相通。直至在北京由朋友介绍相识,张元先生的正直、平易近人和对学术的诚恳,在我心里一直视为知己。后来我们的画室同在北皋艺术区,与之接触开启了我从油画领域去感知综合材料表现的大门。拜读张元先生的两本专著和一些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作品,又接触了一些相关的同道,我感知了一个新的视域所表现出的吸引力,同时也感受了一种专业院校的学术精神。

  作为一种富有精神特质的材料表现,文化要素是一种载体,由此及彼的表现,进而挖掘文化内涵。对传统材料的研究,由二维向多维的演化,开拓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印与转换,拼贴与构成,丹培拉绘画,水调油画,丙烯与乙烯,纸上艺术,陶艺实验乃至丝网印,从材料造型基础研究到材料语言性转换研究以及语言秩序研究,从认识方法到材料实践,综合材料绘画表现出一种绘画境界和精神超越。

  国画与油画两个材料表现工作室的精神取向是一致的,同样关注材料表现的文化内涵,同样开拓多方位的材料表现,静观其中,又呈现各自的特色。

  在中央美院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和在北京的自我修炼,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绘画作品,想往有一种新的尝试,综合材料绘画A无疑为我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由泼汤而产生的丰富的肌理,引发我对都市山水画产生想象,于是“土地的呼吸”系列使我进入到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土地的喘息,土地的呼吸,土地的抗争,由自然的肌理产生一种联想,在自然流淌的肌理中加以都市形象,使之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对比,强化肌理的意象表现。有意思的是在北京期间我接到一个壁画项目——“画说东坡”,画面98米长,1.7米高,要求采用宣纸绘制,时间之紧,用传统方法表现已不可能,第一次尝试用泼汤和拼贴的方法,在勾好线条的画面上覆盖宣纸,然后泼墨泼色,变化生动的肌理自然渗透画面中,泼汤的肌理在其中统一画面的整体气氛,根据画面结构加以拼贴,丰富画面的效果,应该说是一次行之有效的尝试。

  综合材料绘画本身就是跨界的,材料的转换和表现可以限定也可以无限定,感受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创作的心灵自在和不断发现的乐趣。在中央美院感受胡伟先生和张元先生两个材料表现工作室的教学,令我大开眼界,一种心灵的邂逅,从中感悟的不只是综合材料绘画的形式,更在于一种学术精神。感动之余,萌生策划跨界与多元——综合材料绘画提名展的念头,由此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感受综合材料绘画,同样令我感动的是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得到胡伟先生和张元先生的认同,又得到深圳美术馆的大力支持,加之几位参展艺术家的响应,促成了这次展览的举办,在此一并致以深深地谢意。生活在南方的我两年前只身北上求学,呼吸中央美院的新鲜空气,希冀来自北方的综合绘画提名展为南国鹏城带来一股清风,让这里的朋友感受一种新的绘画态势。

作者:邹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