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秀丽甜美 耀动生机——浅谈黄幻吾的花鸟画艺术

  中国的花鸟画,历史渊深,发轫于魏晋六朝,极盛于五代两宋,其后又有发展,到了清代后期,这一历史悠久的画种已经走过古典高峰期而因浅学者之流仅知拾取古人皮毛,离开造化为师,守法而忘理,失落优良传统,丢掉花鸟画艺术语言之原有生命力而日渐衰变。到了十九世纪之初,西学东渐,使得中国画家不得不在中西古今的文化冲击之间斟酌取舍,或深拓传统,或革故鼎新,又或引西益中,成为当时中国画发展的三条道路。作为以“折衷中西,融通古今”为艺术理念的岭南画派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在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画家之一的黄幻吾把笔墨润彩熔铸一炉,其笔下的花草枝茎、鸟兽鱼虫皆刻划真切、栩栩如生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罕僧、晚年称罕翁,别号欣梦居士、晚之,广东新会人。早在读书时期就显示出绘画才能, 1925年赴香港美术院研习西洋画法,早年临《芥子园画谱》兼画肖像,中学毕业后从事印刷及广告美术工作,业余潜心研习书画,探求中西绘画之奥妙,力倡维新画法,兼亦研究传统国画,获高剑父、高奇峰教益,画艺日趋成熟。笔者之一的梁照堂分别于1964年、1973年赴上海学习期间,曾与黄会面,得黄氏教诲,记忆犹新。记得当年的黄幻吾精瘦练达,目光炯炯,是一副典型的广东老人的形象。在上海和广西,他与黄独峰可算得上是当时活跃于岭南粤土之外画坛且较有影响的两位粤籍岭南画派画家。

  黄幻吾的绘画艺术承接了岭南画派“二高一陈”的教诲,在研究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洋画法、强调色彩的运用但同时仍保留线条的运用。题材选取极为广泛,花鸟、山水、人物皆有涉猎,构图新巧,笔墨酣畅,在当时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设色秀丽,画面甜美,充满生机,雅俗共赏。

  1941年,黄幻吾移居上海。之后赴美加等地考察,举办画展。1949年后回国,先后执教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轻工业学校。黄幻吾将多年来的国画艺术探索的积累转化到其教学与实践当中,可谓游刃有余。当时,作为生活用品的美术设计,大多是以国画的形式表现在工业设计上,人们用的锅盘碗碟、瓷盆杯缸、热水瓶等用品,大多以花鸟画的形式描绘于其表面以达到装饰的效果。花鸟画的通俗性、社会性的趋向和情思的转换已开始贯彻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它“不再是一味清高风雅、风花雪月、富贵利达、美人芳草,但求个人情趣之畅快一时”(《潘天寿美术文集》),而成为大众的多数人可以欣赏的艺术。现在看来,当时国画作品在轻工业产品的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之广泛,令中国画艺术在民间大范围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用品,认识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自然也包括黄幻吾的秀美花雀。

  作为以融合中西为旨归的岭南画派画家,黄幻吾极为重视其作品的真、善、理。他把其绘画看作沟通情感抒怀达意的人生凭借,所以,在力矫传统花鸟画的脱离造化远离人生的倾向,重视写生的基本训练,在创作中以较为逼真地再现客体物象为要务,正是这种经过改良的中国画以写意为表而以写实为里,使其作品在清丽和谐的风格中,构筑秀美多姿而耀动生机的意境,悠情远思,沁人心目,而呈现出有别于前人的面貌。

作者:卜绍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