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摩登“星象盘”——偏看陈志光

  夜读《子夜》,茅盾开场中描述那在外白渡桥上东望浦东,最为惊愫的是那“洋房顶上异常庞大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这是近百年前上海的一角,而西方现代性的到来已经让这个“东方巴黎”拥有了无限“摩登”的光环。十里洋场的繁荣似乎也早早地赋予了她中西文化所共享的现代质素。

  有意思的是在经历百年的时光变迁下,今年这“上海迁徙”的双年展让陈志光的“蚂蚁”在那个老跑马场俱乐部大楼增添了某种星象格局,异常显眼。晚上赫然,那被范围之内灯光辉映交措中的不锈钢作品竟然有了某种与之相互的“摩登迹象”。其实,这种“摩登迹象”的揣摩推移多半来在不锈钢材质的采用和精湛技术的锻造,而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对社会潜意识的后现代方式触及,当是这个闽南汉子所挥舞的大刀了。志光的作品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从《蚂蚁》,到《戏台》,到《货币》,到《鸟笼》,到如今的《卷轴》,《静物》,显然这种排列是一个纵向坐标;然而,其中涉及的“蚂蚁上长城”,“蚂蚁出西关”,“蚂蚁涌外滩”,“蚂蚁现工场”;以及其后的“芗剧戏台”,“京剧戏台”,“歌剧戏台”;再后至“统一货币”,“错币”;到“笼中窥人”,再其后的“花鸟鱼乐”,“梅兰竹菊”;到如今的“现代静物”,一系列的横向坐标铺张而来。闽南人多讲究周易星象,倘若把志光的创作年限与历年作品按照如上坐标来制作一个罗盘,那么这些点点后现代星光的交错点缀将出现一个似清似玄的星相图。

  而这张“摩登”星象转盘时刻都涉及了与之对应的时代的某些方向所拥有的典型特征,诸如其中有关西方的“现代后现代”,东方文人的“君子行操”,“玄学”,“公案”,“动物政治学”,“两岸痕迹”;又有关于上下传承,东西互融的操作之道。如此庞大的玄学谱系,让作为艺术家的陈志光不经意间把自己融入,这时艺术多半也具备了关乎轻重的砝码。

  对陈志光的艺术,截止今日,多半研究当下的艺术批评家很难给其归类与界定,而我以为,志光的艺术应当是在这个星象转盘中运动存在的,是一种科学和玄学的交错行为的痕迹。就像新近的《静物》,它的谱系很难一下子划分,就像“麋鹿”,一样是皇族的珍贵。

  所以,应该让这张“摩登星象盘”由观众和艺术家陈志光自行转动。

  纪旺

  2008-10-11

  写于大山子“环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