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21 00:00
摄影大赛,图片赏析与分享。
在黔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有座神秘的山洞,数百年来,此洞一直被当地苗族同胞作为居家栖身之所,故取名叫中洞苗寨。在最近几十年中,洞内住户最多时达到六十多户,现在仍有二十多户七十多人在此居住。这里地处深山鲜为人知,堪称中国现今最后的洞穴部落。
67岁的梁大娘是这穴居部落中的一员,据她介绍,洞中居民都是苗族人,有罗、吴、王、梁四个姓氏的家族。问及何以定居此洞?她说:这里地穷、人穷,老辈人为躲避天灾人祸才住到洞里。
进洞的路途十分艰险遥远。从政府为这里居民修筑的公路尽头下车,还要步行一小时崎岖山路,途中翻越一座高山,再爬到对面的山腰上,才能到达此洞口。沿途悬崖峭壁乱石挡道,多处山路的宽度不足一米。
此洞宽一百多米,深两百多米,十分宽敞,有电有水,冬暖夏凉。
房子非常简易,用木料和篱笆搭建,上下两层,大多数房子没有屋顶。
洞中的居民只有微薄的土地能够耕作,少数人放养牲畜换回吃穿,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弱妇孺在家中。人们过着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的生活。
洞中住着一位老者叫罗老王,今年八十一岁啦。
不知是谁,缘何因由,在极度贫穷的罗老王大门上,贴了一张二十一世纪的宣传征税成就的报纸。
身后一张破床,脚下是一年的口粮,老人抄起一把没皮的胡琴,无声地拉着他心中的调调。
老人说:他有儿子、儿媳、两个孙孙,他们都不住在洞里,他时常想念他们。
在老人的家里,有这样一个房间,这是儿子和儿媳结婚的洞房,当儿孙们回来时,依旧住在这里。
独自在墙不挡风的陋室里,点燃一团篝火,年逾八旬的老人,在寂寞、贫穷中生活。
洞中有一所废弃的小学,这是洞内唯一用砖砌墙盖的房子,三间教室依然没有屋顶。
学校外有一座篮球场,是学生和年轻人喜爱的地方。如今学校迁走了,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篮球场无人问津了。
学校迁走了,但孩子们依旧留恋这里的学堂。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电视机、过期报纸把五彩缤纷的信息塞进家家户户,洞中的居民也习惯了关注外面的世界。
为女人添置的衣柜放在屋里,包装箱做篱笆挂在墙上。
一部陈旧的历史,将要翻过沉重的一页!
为了改变洞中居民的生活面貌,政府在山下为大家盖好了新房。据说不久,这里的居民要全部搬到新房里住,此洞将作为博物馆保存起来。衷心祝愿洞中的居民摘掉穴居部落的帽子,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年”手机摄影大赛正在征稿中,记得随时拍下您的新年见闻,分享给我们喔~
来源:全球摄影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