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artnet | 专访』亚莉克丝·普拉格尔:我们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即使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015-03-12 00:00

  亚莉克丝·普拉格尔,摄影:Jeff Vespa ?Alex Prager,致谢:立木画廊(纽约,香港)

  亚莉克丝·普拉格尔(Alex Prager)成为一位摄影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的机缘听上去有些偶然。2000年,她21岁,盖蒂美术馆正在展出彩色摄影先驱威廉·埃格尔斯顿,看完这个展览她就拿起了相机,自学摄影。2012年,普拉格获得国际摄影界的重要奖项,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Foam Paul Huf摄影奖,由此成名。

  此前,出生并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洛杉矶的普拉格尔已成为一位自如穿行于时尚和艺术之间的创作者,洛杉矶不仅为她的摄影打上了当地明快的色调,也提供给她独特的电影工业文化滋养。2010年的第一部短片《绝望》由女星布莱斯·达拉斯·霍华德出演片中主角,尝试将自己摄影作品中的线性叙事时间感以短片的形式做一次感性诠释。2012年她受《纽约时报》委托,拍摄了《恶之触碰》,包括布拉德·皮特在内的13位知名演员参与拍摄了她执导的13部短片,赢得当年的艾美奖。

  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重要展览“新摄影”中,她被描述为一位杂食家,从通俗小说、时尚摄影,以及道格拉斯·瑟克、希区柯克等导演创造的电影传统中收获了一种出脱现实的,有着“电影质感”的影像。无论是“不安之书”(2005年),还是后来的“冲动”(2012年),普拉格尔都善于让画面笼罩着一种源于黑暗叙事的未知悬念,戴着金色假发的女郎、事故、惊鸟、野兽、眼球等等意象都复苏着电影媒介最初带给我们的震惊。这种对于惊恐的迷恋从2013年开始转变成了对人群中的人的心理观测。

  亚历克斯·普拉格,《西米谷》,2014,收藏级喷墨输出,119.4 x 243.8 cm,?Alex Prager,致谢:立木画廊(纽约,香港)

  爱伦坡著名的小说《人群中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我”整日整夜跟随一个奇特的老者,然而后者只是筋疲力尽地寻找着人群,他是一个拒绝孤独的人。这个故事在普拉格尔的影像《人群中的脸》中得到重写,开端经由一个个落寞个体的情感自述,以及美国女星伊丽莎白·班克斯在麇集的人群里冲撞前行的行为,伴随着罗伊·安德森音乐里的荒凉,将人群里的孤立感受拉扯到极致。而此次将要展出的摄影新作《西米谷》则让我们凝视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群,他们拥有不同的职业,却如同瓦莱里所说的那样,退回到一种孤立状态,在平滑的社会机制的运作中减弱了相互的依赖。

  Q:摄影是光的绘画,南加州阳光下的明快色彩仿佛是你的作品签名,比如这次将要展出的新作《伯班克城》和《卡尔弗城》。

  A:我在洛杉矶长大,习惯了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阳光。的确,这里不变的蓝天,还有这种天气带来的周遭环境特点,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的创作。

  Q:现在有很多在洛杉矶生活和工作的艺术家利用那里独特的视觉文化资源作为素材进行创作,你的摄影和影像作品也是这样,对此你怎么看?

  A:洛杉矶的艺术界变化很大,的确感觉到有许多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他们倾向于运用这个城市特有的那种生机和能量来创作。洛杉矶有着独特的氛围,正如纽约这个城市给人以特定的感觉,伦敦会给人一种别的印象,诸如此类,然而洛杉矶却有种朝气,令人振作,让人感觉这里很独特。

  Q:听说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都是你最喜爱的导演,能否举例说说他们的作品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

  A:我想我无法单独评说他们的电影中的某个场景,因为那样会把他们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感受压缩得过于简单,此外我最喜爱的导演还包括迈克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另外《绿野仙踪》也一直是给我带来无穷灵感的来源。

  Q:你作品中的画面场景、人物造型、光线、色彩等等细节一般是在拍摄前就预设安排好的吗?在拍摄过程中是否经常要进行大的调整?能谈谈您的拍摄团队吗?

  A:布景和服装有一个团队来做,我跟他们已合作了有一段时间,所以彼此沟通默契,团队熟悉我的思维过程,就更容易实现我的想法。搭建和布置拍摄场景要花很长时间,而且还要管理大量的临时演员,给他们编排动作很费劲儿。我在现场会做一些调整,但大量工作都是我拿起相机之前完成的。

  亚历克斯·普拉格近期工作照,?Alex Prager,致谢:立木画廊(纽约,香港)

  Q:在你的作品中,有时人物会通过凝视镜头,有时这个人物会是典型的20世纪中后期的女性形象,令人想起辛迪·舍曼作品中的人物,但显然你的运用方式完全不一样。

  A:我的作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和角色设定,我的创作其实围绕着更广泛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展开,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一部分。所以这很有趣,人们会从我的作品中发现某个特定的时间对应点,或者从电影,从生活中去找与他们真正产生共鸣的地方。我的摄影和电影中的人物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即使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Q:在你为这次亚洲首展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拍摄视角的多样化,有的使用了仰拍,有的是俯拍,这样的角度背后有什么样的考虑?

  A:这些作品从好多方面而言都是“人群中的脸”系列的延续,它考察的是人群以及人群里的人的心理动态。新作传达了身处人群中的孤立感,这些角度能强化这些情感,让画面具有了一种悬念。

  亚历克斯·普拉格,《卡尔弗城》,2014,收藏级喷墨输出,149.9 x 224.8 cm, ?Alex Prager,致谢:立木画廊(纽约,香港)

  Q:除了工作,平时您喜欢怎么打发时间?

  A:不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呆在家里,与朋友聊聊近况,或者到城里四处闲逛。

  Q:2015年有什么有趣的计划?

  A:我十分期待香港立木画廊的展览开幕。然后三月我有几部片子将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SOLUNA国际美术馆和艺术节的夜间开幕式上展映,届时会有一个乐团为我的作品伴奏,这让人兴奋!

  亚莉克丝·普拉格尔首个亚洲个展将于3月12日在香港立木画廊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6日。

  文、采访:戴伟平,校对:品毓

 

 

来源:artne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