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眼中的黄宾虹(图)

2015-06-05 08:21

黄宾虹作品《拟范华笔意》

黄宾虹作品《拟范华笔意》

  黄宾虹的艺术真正堪称曲高和寡,这一点,他生前即有预见,曾对家人说,“我的艺术要等我死后50年才会被他人欣赏”。“作画既难,识画尤难”(黄宾虹语),50年后,黄宾虹真的“热”起来了,但他真被世人理解了吗?只能说被极少数隔世知音理解和激赏。这就很令人欣慰了,因为有些艺术永远只是极少数人的心音。

  作为一位大文化人、大学者,黄宾虹工诗、善书、能篆刻,是金石书画文物鉴定家。曾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和教学。黄宾虹画的是文人画,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诸要素的高度融合。尤其强调笔墨,“直以书法入画法”。黄宾虹师从历代名家,总结了“五笔”、“七墨”。他的山水画主要吸收的还是北宋和元代绘画的浑厚华滋,并且做了哲学层面的高度抽象概括(如“太极笔法”、“三角觚”等),形成了迥别于传统的笔墨语言和范式。

  黄宾虹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成就都体现在笔墨上。这个时代懂笔墨的有多少呢?传统山水画是理性的也是具体而真实的,黄宾虹的山水貌似传统样式,实已进行大大的抽象性转换,“千山万山,无一处是山;千笔万笔,无一处是笔。”这同样让人难以理解。黄宾虹艺术的精神实质就是“内美”。没有相应的心智,如何与“内美”对话呢?黄宾虹的艺术层次之高,没有相当的传统文化和笔墨素养确实是很难懂的,但只要我们诚心学习修炼,总是离他会更加靠近。

  黄宾虹有两句诗值得深思,“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在黄宾虹眼中自然万物都是笔墨,“如画”的江山已不须再作头角之描,他之所为即是剥茧抽丝高度提炼,使之纯之又纯,复归本真— “内美”。黄宾虹毕生奋求,主旨在中国现代画学的重振;正是在对“内美”这一永恒价值的求索中,发现了中国传统画学内部蕴藏着强大的自我更新力,这种力量通贯古今,直指未来。黄宾虹静中参“内美”的圆满修为,好像中秋的那一轮明月高挂天际,供我们仰望,感受和深思;而非对形描圆,对光涂亮。

  (作者系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