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2750万落槌

2015-06-06 20:39

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 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

  2015年6月6日,北京保利古董珍宝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当晚推出“沖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韻物志”、“龙香——清宫御赏文玩”、“陶成——雍正御窑掇英”、“无无明——明清宫廷佛堂秘境”和“清乾隆御制紫檀百宝嵌屏风,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五个专场共224件拍品。

  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夜场是当晚拍卖最重头的拍品之一,以1800万起拍,数轮竞价后达到了2000万,最后以2750万落槌。尺寸:高11cm;宽9.4cm;长14.3cm;估价:咨询价。

  此壶为宜兴陶艺巨匠陈鸣远(1622—1735)重要代表作品,流传有序,原为民初收藏巨擘庞元济(1864—1949)藏品,并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录-《虚斋名陶图录》当中。庞虚斋的宜兴陶壶部分收藏在抗日战乱中归于李氏家族,并辗转渡海来台,此壶即为其中之一,其收藏与流传史颇富大时代的传奇色彩,可称传世珍稀名品。

  紫砂壶,壶体近似球形,由上至下渐歛。壶身圆润饱满,线条流畅优美,包浆浑厚。圆盖,圆珠纽,短弯流,耳形柄,底部顺势塑成三瓣形足。沿壶身堆塑素带纹一圈,简洁雅致,有冲淡素朴之美。流下方壶腹位置有“陈鸣远”楷书款识并篆书印款。庞元济《虚斋名陶图录》收入此壶,并详述其形制由来:“鸣远喜仿古彝器作壶。此壶圆形短嘴长鋬有三足,盖仿铜器中之盉也。盉,说文:调味器也。有流。其制颇似今之茗壶,此壶寔仿其制。中腰有素带,制作古拙,寉邨制壶向以精能胜,此壶则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见长。款陈鸣远三字下有陈鸣远朱文方印。”(注释1)《宜兴县志》载:“鸣远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士良(君用)间,而款识书法独雅健,有晋唐风格。”证诸于鸣远此壶,冲淡雅健,气宇轩昂,确为出类拔萃之佼佼杰作。

来源:新浪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