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仪式-CEREMONY”郭玮个展

2015-06-12 14:53

《第27号随想曲No·5》 150x140cm 2011年

《仪式·舞火No.2》 90x90cm 2015年

《仪式No·19》 200x60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06-13~2015-07-12

  开幕时间:

  2015-06-13 16:00

  展览城市:

  上海

  展览地址:

  S.O艺术空间·上海

  参展人员:

  郭玮

  展览介绍:

“郭玮看似通过颜料肌理不可逆转的随机生长来串联有形世界,实则在孜孜以求现象背后的根源。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发生都不是孤立的,信息流让世界隐性的律动浮出水面,逐渐打破个体间的界限。画面中,郭玮选择动物作为载体,有意保持了与人类社会的距离,以便更加单纯地倾听来自现实深处的共振。”

——钟飙

郭玮:我的创作大多是表现一些神秘的仪式感情境,在记忆里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跟随伯父在山上去放牧的情境,这里没有草原,只有一个个突兀的山头,牛羊群多的时候像白云多多的点缀着矮草突兀的山头,有时吃饱草的牛羊群围绕山头躺成一圈,这种无意识的排列情境总是会让我觉的很美。正是这种童年的记忆一直刺激我创作,远离都市的钢筋水泥,回避灯火阑珊的繁华,去追寻更为质朴的原始的一种美。记得春耕时节家乡都会举行一些大型的春祭仪式,人们会在牛﹑羊头顶披带上红花或者红布条,带到田野里游行,小孩子最喜欢这个节气,欢天喜地的跟在牧群后面放着鞭炮,像看新娘子一样欣赏着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牛﹑羊们。这个仪式活动是为祭祀春耕,春天是播种的时节,祈福农作物可以萌芽茁壮成长。

另一个传统仪式,是在亲人离世的葬礼上人们会通过动物 如牛羊来传递信息以达到与逝者沟通。这样的仪式形式从小就印在我的脑海里,对我的触动很大。这种神秘的仪式让我不禁思考, 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到底是怎么的一种关系?

“通过从外部世界返回到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状态中与神或者某种最高原则结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当代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仍旧还坚持这种仪式形式的原因!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