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15 16:30
古玩不是一般的商品,需要收藏者了解历史,具备艺术素养,精通辨伪、断代、品评、估价格,懂得并遵守行业规矩。古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涵盖着传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凡事要有规矩”的传统在古玩买卖和收藏间延续了几百年。然而古玩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深入其中的,要想进入并了解古玩行,有七个捷径可供参考。
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者主要是古玩铺里学徒。师父与顾客交流瓷器的观点,对器物的画功、发色、器型、底足、款识,器物为什么是真的,怎么认定年代等等,交易时师父与买家沟通方式、行话等,徒弟能在一旁耳听,心记。而这也是进入古玩行最传统的一种方式。
另外师父要经常带着徒弟到鬼市或农村收购古玩,除帮师父打点之外,在交易中也随时旁听学习。三年学徒期间不开工资,家属每年还要付师父一定的学费,并且还要送礼。三年期满可以继续打工,直至十年八年以后,才允许独立门户。据前辈讲述,学徒期间毎年都要上手几千件真伪古玩,从实践中积累大量的市场经验。
商家到藏家的转变
从商家成长为收藏家,是学习古玩的又一途径。例如,安思远、张宗宪、徐政夫等,他们过去都曾是古玩商,而且都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实践,在买卖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成长为专业的收藏家。
通常这样的藏家眼力非常好,对古玩的市场价格也能看得很准。他们靠自己的眼力收藏古玩,特别是辨别哪些是好、少、精、奇、绝,同时又有升值潜力和前景的古玩。他们从买卖的商人成为收藏家,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三五十年的市场实践,看得多,买得多,卖得也多,最终才成长为收藏家。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