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A4展览TALK | 牟艾莉


9月6日起,麓湖·A4美术馆微信订阅号 A4am 将每周推送1篇艺术家访谈,他们是参展iSTART儿童艺术节主题展“没大没小的世界”的9位艺术家,访谈将集中展示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周艺术家:牟艾莉

从绘本故事《菊花娃娃》的美丽邂逅,到儿童剧、教育项目,再到麓湖·A4美术馆的展览《没大没小的世界》中同名作品《菊花娃娃》,牟艾莉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家,也是以教育者、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儿童教育,完成艺术创作。她的作品美好而充满生活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想象的窗,为家庭创造一个通过旧物建立新美学生活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局部),没大没小的世界

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7



A4 X 牟艾莉


麓湖·A4美术馆:请您以本次作品为切入点,谈一谈本次的创作意图,并分享一下您本次作品背后的长期探索的过程?


牟艾莉:该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曹文轩的绘本故事《菊花娃娃》,讲述了一个女子一生制作布娃娃的故事,这些布娃娃都去到了需要他们的地方,陪伴、帮助、温暖了许多人。

绘本是童年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儿童认知世界的学习通道。但是大部分时候,我觉得我们都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空的容器”,一个绘本或一个故事讲给孩子讲完就完了,就好像这是一个东西,我就放进了孩子的“脑袋容器”里。我觉得这种阅读方式是很落后的,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如何能做到延展性阅读、启发式阅读才是更好的阅读方式,因为儿童本身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实验探索精神,如果能藉由一个故事或一个绘本和每个儿童发生化学反应,这也许才是绘本的生命力所在。



牟艾莉,菊花娃娃,2015—2017

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我打个比方吧,好像绘本应该是这样一种三者关系:一个故事(来自作家);艺术家用他的视觉语言理解、诠释、表达了这个故事(来自艺术家);小读者看到绘本之后,他应该藉由绘本这样一颗种子,继续生长,延续、编写、想象出作家还没有写到的那些故事、艺术家还没有创作的那些空的空间。


比如,《菊花娃娃》其实只写到了四个娃娃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可是菊花奶奶一生做了108个娃娃呀!那么还有104个娃娃的故事是什么呢?他们长什么样子,生活在什么地方,经历了哪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些都是多么值得去和孩子探索的想象世界!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局部),没大没小的世界

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7


我由此创作了这个故事装置作品“菊花娃娃”,我把它叫做“立起来的绘本”,我想表达的是,绘本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我们也不要把儿童读者当做“空的容器”,而是要启发孩子们把奇思妙想立起来!

麓湖·A4美术馆:您在不同场合多次特别提到,你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曹文轩老师的《菊花娃娃》绘本,请您分享一下您是如何邂逅这本书的?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使这个项目得以成型?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立起来的绘本·菊花娃娃

方所书店,中国,2017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牟艾莉我和《菊花娃娃》的缘分不浅。它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曹老师的绘本,而且后来我问过曹老师,菊花娃娃也是他写的第一个绘本故事。很多年前,中国本土的原创绘本力量还很薄弱,那时候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绘本都是引进的外国作品。我初次看到《菊花娃娃》这个故事时,我就觉得特别好,完全不输给经典绘本作品《花婆婆》。与《花婆婆》一样,我所理解的《菊花娃娃》也是一个传福音的故事,撒播爱与美的故事,而且《菊花娃娃》更具有东方之美。


儿童剧《菊花娃娃》剧照,北京西城区文化馆小剧场

编剧:牟艾莉,导演:陈浩

北京,中国,2014年2月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13年的时候,我就把《菊花娃娃》改成了儿童剧的剧本,孩子们来排演《菊花娃娃》这个儿童剧;2016年我又写了《菊花娃娃带你玩戏剧》,它和文静女士撰写的《菊花娃娃带你玩建筑》一起构成了“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这样一个教育项目,现在全国已有几十所学校引进并使用该课程,惠及学生数万人。我从2015年开始制作这个装置作品“菊花娃娃”,今天它得以在麓湖·A4美术馆与观众们见面,甚感欣慰。从一个绘本故事,到改编成儿童剧,再到设计成一套完整的艺术课程,再到美术馆的展览,你看,这就是我说的,绘本是一颗 “种子”,它可以无限生长,生长,枝繁叶茂……


儿童剧《菊花娃娃》剧照,北京西城区文化馆小剧场

编剧:牟艾莉,导演:陈浩

北京,中国,2014年2月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麓湖·A4美术馆:本次在我们麓湖·A4美术馆展览的作品中有多达108个娃娃,而且都是您一针一线手工缝制,这么多造型的灵感来自哪里?制作娃娃的动机和理念是什么?


牟艾莉:是的,这108个娃娃每一个都不一样,全部是手工缝制。说到“手工”,其实我认为在照相术发明之后,架上绘画也成为一种“手工”;当3D打印技术出现之后,传统的雕塑也是一种“手工”。与真正的职业设计师作品不同,我以为给儿童的艺术作品,重点应该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而非手艺的“精工”。以这108个菊花娃娃为例,我刻意出其不意地使用材料,来一场“材料的实验”和“造型元素的蒙太奇”。比如,生活中的绒线、抹布可以做成很潮的发型;海绵可以做眼睛;手套不戴手上而是戴在头上,好像一顶新潮的厨师帽;钢丝球制作的银色卷发看上去并不像老太太而像酷酷的朋克青年。如此这般的造型与服装设计,都非常富有戏剧感,这种不以“精美、漂亮”为目标的娃娃形象,反而会给人一种诙谐有趣的印象和生活的真实感。使菊花娃娃本身呈现出一种“童真童趣”之美。由此激发每个孩子观看作品后,都可以设计出代表自己个性特点的天马行空的奇幻风格的娃娃



菊花娃娃的造型元素“蒙太奇”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我的观念中,好的设计它始终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连,这是一种公平。如果说日本设计的纤细,意大利或法国设计的奢华,英国或荷兰设计的戏谑,我希望我给孩子们的设计作品却表现出一种略显笨拙的气息,它是一种蕴涵在自然风土中的幸福感,不似芭比娃娃的成人化,不似迪斯尼公主的贵族化,而是普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日常质感。最重要的是这些娃娃作品就是孩子本真的样子,而不是成人模样的缩小版!



麓湖·A4美术馆:本次展览,会有很多家庭到访。您之前提到,每个家庭随着孩子成长,都会产生“无用之物”,您的作品的材料也是来自于这些“无用之物”,那么您想要通过这个作品,向家庭传达什么信息呢?


牟艾莉:消费主义强调:买买买,扔扔扔,接着继续买买买。我觉得这是极其需要反思和质疑的,因为今天已经是一个物质过饱和时代,尤其是对于大城市中的家庭来说。我们的消费方式以及看待物质的态度,其实都在塑造着孩子,而且我认为浸没在日常衣食住行中的“塑造”,其能量渗透性尤其强大。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局部),没大没小的世界

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7


在此次作品中,我刻意用了许多“无用之物”来设计整个故事装置,包括:旧衣物,矿泉水瓶,儿童帐篷、气球等。但是这些物品并不是随意堆砌,我对每件物品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以使得它们有再度使用的功能和价值。随着孩子长大,每个家庭都在制造越来越多的“垃圾”,所以,我希望观众通过观看这个作品,也能被启发,运用手工、民艺和创意设计,让家庭里的“旧物重生”,创造出具有美感且独一无二的家居装饰、儿童主题的庆典装置等等。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局部),没大没小的世界

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7


你看到作品中那个接近三米的大型人偶——菊花姐姐,我也是用特别巧妙的可收折的材料设计制作的。我们不要一说装置,就一定要耗资巨大、占用特别多的人力、物力,我希望能创作这样“轻的、节约型、环保型”的装置,但它同时依然具有体量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它不会造成资源占用和制造垃圾。这是我对我要做的装置作品的一个内在要求。毕竟地球母亲已经伤痕累累,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环境的永续环保行动起来。



展览现场,菊花娃娃(局部),没大没小的世界

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7




艺术家简历

牟艾莉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美学博士,悉尼大学艺术硕士,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致力于创造性儿童戏剧的实践与推广、戏剧与绘本的跨界设计等。2017年于方所书店举办个展“立起来的绘本·菊花娃娃特展”,是国内首个用装置艺术表达绘本故事的展览。2016年联合发起“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教育项目,撰写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之《菊花娃娃带你玩戏剧》,目前全国已有近三十所小学引进并使用该课程,惠及学生数万人。2017年受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邀请,为乡村艺术教育设计艺术课程,成为志愿者老师,将艺术教育推广惠及到更多教育不发达地区。





正在展出




本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作为A4新馆首次当代艺术+公共项目的集合体,整合了前两届的成功经验,推出“1+2+3”的丰富展演项目。



购票通道请戳下方二维码 ●



iSTART儿童艺术节是麓湖·A4美术馆的重要年度项目,2014年由A4教育中心正式企划发起。iSTART的核心理念是从每个小小的我,从每个独立的孩子出发,通过多维度的艺术项目和感官互动体验,产生艺术思维的激荡,迸发创想的力量。这样的理念源起于2008年A4当代艺术中心建馆时期,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 A4为了尽一份绵薄之力,用艺术介入的方式,对灾区小朋友进行灾后心灵创伤疗愈、关怀的社会工作。


本届iSTART儿童艺术节是A4迁入新馆后迎来的首次iSTART儿童艺术节,在展览内容和规模上都完美升级。本届iSTART由馆长孙莉担任艺术总监,主题展由策展人李杰策展,美术馆团队共同策划完成。iSTART的辐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术馆,联通“美术馆——学校——家庭——社会”,让iSTART在城市的多处发声!


iSTART儿童艺术节将在2017年8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开馆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早上10:00至下午18:00(17:30后禁止入场);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何抵达?


咨询电话:028-85761265

来源:2017-10-28A4amA4a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