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非遗”的艺术传承从校园里开始 非遗如何传承下去

2018-03-30 01:49

  如今“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的热度持续提高,林凤梅也开始让自己的技艺走进课堂。在周内,她主要给中小学学生或街道社区的妇女进行烙画、砑花、彩绘等技艺的培训。而像雕刻这种需要动用机器的、不太适合初学者的,则不会被选为上课的科目。培训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烙画就分为画在葫芦上的、盘子上的、大场景的、小场景的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石头画、团扇、蛋雕等,主办方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项目、种类以及具体的内容。也经常会有体验者上了一次课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到林凤梅顺义这边的民间艺术体验馆来继续体验。或者因为购买烙画的机器,与林凤梅成了朋友,互相探讨与交流。之后再介绍给其他朋友,进而一传十十传百,靠口碑聚集起来的人越来越多。

  未来,林凤梅打算慢慢将自己的技艺传给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林凤梅在女儿没有课的时候,会带着她参加“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如今林凤梅的女儿在掐丝、烙画上的技艺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砑花葫芦的制作上,因为年龄的原因,手劲比较小,弄出的东西总是不能使林凤梅满意。“现在的孩子们沉迷于手机或者其他的东西,真正沉下心来做东西的不多了”,林凤梅谈到自己曾经的经历时说:“通过这些年来一步步的努力,我把爱好变成一生的事业,所以无论多困难我都不怕。比如说我最近在赶一个作品,经常烙着烙着天就亮了,一宿都没合眼。有的时候拿着烙画笔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葫芦上烙出来一个黑点,又得赶紧修改。但是现在的孩子们能做到这样的确实很少,没有太大的毅力,也还需要多加练习。”

  关于未来,林凤梅想接待更多前来体验的爱好者,再将自己现有的技艺种类进行细分,推出适合不同年龄层的课程,并且打算再将自己的民间艺术体验馆中加入陶艺,吸引更多的非遗爱好者。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