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字画“造假”古来有之,因为大多书画家学习,都是从临摹古作开始的。而历代书画大家也都经历过“摹古”的阶段,大书画家米芾也是其中一员。
“苏黄米蔡”四大家,米芾因为办事不靠谱,人送外号“米颠”。神经兮兮的米芾是个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论“造假”,米芾也是天才级选手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米芾足以以假乱真的作品~
米芾的书画模仿能力堪称千古圣手,单论作假,世间也少有匹敌者。凭着这一身精湛的技艺,他手下的仿品混过了多少行家里手的法眼。
▲传为米芾临《王献之中秋帖》
米芾对笔法、墨法和章法有着出色理解
他作书讲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笔笔率意,却从不大意
没有现代人不临帖却有妄胆的盲目自信,
而是恪守笔笔有来处的虔诚
这一点,几千年来,无人超越
▲米芾的仿摹大作《十七帖》
他临摹的十七帖
力求每一笔与晋人仿佛
无一笔荒诞与草率
十七帖在他的笔下
行气十足,动如流水
王羲之的风流和洒脱“顿还旧观”
他的那句“颜鲁公行字仅数行可观
真便入俗品”的狂言
正是他精湛技艺后的自信
也代表着对书法的那片狂热和尊重
▲米芾仿摹《十七帖》局部
关于书画收藏
米芾与周边亲友
有很多相赠和交换的记录
正因为有极多的鉴定收藏经验
他对于辨伪也练就了
一套火眼金睛的超人本领
米芾《画史》记录了大量这样的事情
当时的作伪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添加作者名字
凡画牛的题上戴嵩
画马的题上韩幹的名字
这样张冠李戴
胡乱编造作者名字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蹭名人热点
▲传为米芾临王羲之《行穰帖》
2
故意作旧
▲王羲之《大道帖》传为米芾仿本
3
临摹
模仿是为乱真
乱真是为冒充名家,抬高身价
高手模仿不易区分
甚至可以骗过名家的眼睛
4
修改落款
实际上就是将原画上的题款挖去
添上名气更大的书画家姓名
▲王献之《东山松帖》传为米芾仿本
5
分割作品
也就是将原画分割为数段
一件作品就成了几件独立作品
虽说这些手段
都是米芾《画史》中记录的
但他本人大抵只是临摹
目的是显示自己的高超技艺
那些以假换真
以骗人赚钱为目的的事
估计米芾是干不出来的
▲颜真卿《湖州帖》传为米芾仿本
今人徐邦达说
此帖用笔侧媚多姿
完全不像颜书中锋多“屋漏痕”之意
但和米芾行书很接近
从书体上来看, 完全可以定为米书
▲颜真卿《湖州帖》仿本局部
长子米友仁描述米芾的日常起居,日临帖,“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那些心头好,得放在枕边,才能睡得着。
家富时,“遇古书名画,极力购得”当然没问题,但生活窘迫时,日子照旧有声有色——朋友蔡肇在京城遇到他,请去家里,蔡肇见屋子破败,还是租的,米芾却照旧兴高采烈,捧出一堆书画珍藏,相与把玩。人生里重要的不重要的,米芾分得清清楚楚,于是他写:
棐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
功名皆一戏,未觉负生平。
纵观宋元明清千年以来,像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尤其是在鉴定作伪方面如此专业的做派,的确是再也未曾出现过。这就是一个自信成熟的米芾,一个虔诚敬业的米芾,一个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的米芾。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