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论造价,我就没服过谁!

 

  中国字画“造假”古来有之,因为大多书画家学习,都是从临摹古作开始的。而历代书画大家也都经历过“摹古”的阶段,大书画家米芾也是其中一员。


  “苏黄米蔡”四大家,米芾因为办事不靠谱,人送外号“米颠”。神经兮兮的米芾是个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论“造假”,米芾也是天才级选手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米芾足以以假乱真的作品~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64297646730.jpg


  米芾的书画模仿能力堪称千古圣手,单论作假,世间也少有匹敌者。凭着这一身精湛的技艺,他手下的仿品混过了多少行家里手的法眼。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65336134020.jpg

▲传为米芾临《王献之中秋帖》


  米芾对笔法、墨法和章法有着出色理解

  他作书讲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笔笔率意,却从不大意

  没有现代人不临帖却有妄胆的盲目自信,

  而是恪守笔笔有来处的虔诚

  这一点,几千年来,无人超越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66704164620.jpg

▲米芾的仿摹大作《十七帖》


  他临摹的十七帖

  力求每一笔与晋人仿佛

  无一笔荒诞与草率

  十七帖在他的笔下

  行气十足,动如流水

  王羲之的风流和洒脱“顿还旧观”

  他的那句“颜鲁公行字仅数行可观

  真便入俗品”的狂言

  正是他精湛技艺后的自信

  也代表着对书法的那片狂热和尊重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68083529710.jpg

▲米芾仿摹《十七帖》局部


  关于书画收藏

  米芾与周边亲友

  有很多相赠和交换的记录

  正因为有极多的鉴定收藏经验

  他对于辨伪也练就了

  一套火眼金睛的超人本领

  米芾《画史》记录了大量这样的事情

  当时的作伪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添加作者名字


凡画牛的题上戴嵩

画马的题上韩幹的名字

这样张冠李戴

胡乱编造作者名字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蹭名人热点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69543250060.jpg

▲传为米芾临王羲之《行穰帖》


2

故意作旧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70662182200.jpg

▲王羲之《大道帖》传为米芾仿本


3

临摹


  模仿是为乱真

  乱真是为冒充名家,抬高身价

  高手模仿不易区分

  甚至可以骗过名家的眼睛


4

修改落款


  实际上就是将原画上的题款挖去

  添上名气更大的书画家姓名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71738586710.jpg

▲王献之《东山松帖》传为米芾仿本


5

分割作品


  也就是将原画分割为数段

  一件作品就成了几件独立作品


  虽说这些手段

  都是米芾《画史》中记录的

  但他本人大抵只是临摹

  目的是显示自己的高超技艺

  那些以假换真

  以骗人赚钱为目的的事

  估计米芾是干不出来的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72775166980.jpg

▲颜真卿《湖州帖》传为米芾仿本


  今人徐邦达说

  此帖用笔侧媚多姿

  完全不像颜书中锋多“屋漏痕”之意

  但和米芾行书很接近

  从书体上来看, 完全可以定为米书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25/159039973797333220.jpg

▲颜真卿《湖州帖》仿本局部


  长子米友仁描述米芾的日常起居,日临帖,“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那些心头好,得放在枕边,才能睡得着。


  家富时,“遇古书名画,极力购得”当然没问题,但生活窘迫时,日子照旧有声有色——朋友蔡肇在京城遇到他,请去家里,蔡肇见屋子破败,还是租的,米芾却照旧兴高采烈,捧出一堆书画珍藏,相与把玩。人生里重要的不重要的,米芾分得清清楚楚,于是他写:


棐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

功名皆一戏,未觉负生平。


  纵观宋元明清千年以来,像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尤其是在鉴定作伪方面如此专业的做派,的确是再也未曾出现过。这就是一个自信成熟的米芾,一个虔诚敬业的米芾,一个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的米芾。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