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南京扬子艺博会三年之机遇 :艺术访问

  第三届2020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10月15-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一号馆举行。目前,受全球疫情影响的跨国旅行限制尚未完全解除,人们的工作生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办方将以“2020我用艺术向你致敬”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积极能量,本届艺术博览会将迎来45家国内外优秀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集中展示20世纪初以来横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表演、街头文化、潮流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精选佳作,全方位呈现多元文化下的艺术魅力。

  本届的首次参展画廊包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没顶画廊,艺典中国,BANK, DANYSZ唐妮诗画廊,CLC,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TONG画廊等为南京的艺术爱好者呈现最多元的当代艺术创作。此外,今年的“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还设立潮流艺术区、ARTBOOK艺术出版专区、丰富的公共艺术项目、主题性的策展单元,儿童艺术体验区,艺术家现场绘画,当代家居设计等项目。2020年对于全球来说都充满着戏剧性,更是激发我们对生活的重新理解和思考。借此机会,利用艺术的手段诠释我们对生活的全新表达。

人物采访: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创始人 - 曾冬

  今年遭受新馆疫情的影响,你们在规划上有什么变化?

  当然今年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是否可以如期举行。全年都处在一个不确定性当中,我们团队也一直在动态的进行调整。 但是有一点没有变过,举办一个小而美的线下艺博会仍然是今年的首要目标。相对幸运的,我们艺博会每年在十月举行,无论是疫情也好 还是消费气氛也好,这个时间点都是相对稳健的。第二点避免不了的现状,画廊在今年肯定是不太好的处境,这个情况下如何让大家还有意愿来南京,我们团队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和沟通,艺博会作为销售平台这个始终是第一要素。这个时候保持一个相对小规模的数量而且能够服务好大家就变得最为重要。在展览规划和多元化上牛婕带领团队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思考,例如邀请策展人策划以展示南京当代藏家面貌的主题展览;还有体现国际画廊交流的“IN N OUT”策展单元等。

  扬子艺博会今年是第三届了,谈谈你对于这三年的感想?

  2018年我们首次将标准意义上的现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南京这座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南京本地的艺术市场发展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三年来一点点深入市场 应该说对于市场的属性和人群喜好更有把握了。具体来说就是什么人群能购买什么价位的作品还有风格更加准确了。这也有利于我们把市场现状分享给画廊朋友。

  Art Yangtze Nanjing对南京艺术市场有何影响?

  南京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新的活力。无论从艺术还是大众商业的发展来看,南京都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这样的氛围中打造Art Yangtze Art Fair,我们不仅仅是想呈现一个现当代艺博会,同时也深知其作为平台的服务属性。

  聊一聊Art Yangtze Nanjing藏家的一些特点?

  不少本地买家在现场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件艺术品收藏。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又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从我身边的朋友们讲起,其中有创业者、企业高管或者企业接班人,一直有购买艺术品的想法,但碍于本地没有特别专业的平台和购买场所,作为一个小白真是无从做起。到艺博会现场在这么一个艺术消费场合里面,就自然会帮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件艺术品。相比去年,我们今年在VIP客人邀请和买家组织上做了更多的工作。我们团队会把现当代艺术的消费观念、交易流程,和作品筛选等环节,一步一步地向潜在藏家进行传播,让这个工作变得更为扎实。

  除了专业的藏家,您是怎么看待其他观展者的? 他们对艺术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在一个新兴市场更适合把这个群体称为“买家”。我们一起成长,在我们的引导和服务下完成交易,并且体会艺术收藏的魅力,才逐渐地成为“藏家”群体。很多新晋的买家并不会在意艺术品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专业知识,他们通常先从自己喜欢的作品开始入手 —— 依靠自己的兴趣和审美,并没有强烈的投资目的。不过,新晋买家们已经意识到今天在自己的家中或许需要一件艺术装饰品了。

  年轻一代的买家确实是我们艺博会非常重要的购买力量,特别是年龄在30-40岁的艺术爱好者。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艺博会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社交场所:他们很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去,并且对艺术的接受度更广,审美上对当代艺术的兴趣更大。所以今年的策展角度上,还有逛展场景上,都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进来。

  您怎么看待“消费型”买家和“投资型”买家?

  我觉得这两种类型的买家消费驱动力不同,并且所处的阶段也不同。“投资型”买家目的性更强,因为他们更了解整个艺术市场的运作和发展方向。不过,“投资型”买家也有“消费型”的购买行为,有的买家不见得买艺术品就是为了投资。而很多消费级的艺术品虽然没有很强的增值空间,但它们单价并不高,更容易符合大众的喜好和对艺术的心理需求。

  在南京做当代艺术博览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有人说南京一个城市的书画史,就是近半部中国书画史,南京艺术市场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传统水墨,这部分藏家的基数和份额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对于我们而言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它发酵。这部分其实在去年第一届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我们艺博会在本地作为一个最丰富的现当代艺术购买场所,实际刺激了传统藏家的购买行为。

  一个地区艺术市场的发展,艺博会只是其中环节的一部分。如今各个艺博会在硬件上已经差别不大。如何更好地为画廊和藏家去服务,引导新的消费人群,怎样将艺术市场的多方力量整合起来,去培养艺术市场的土壤和引领市场的动向,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